欢迎访问文稿网!

冲裁模具间隙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冲裁模具间隙

    由3.1节可知,模具间隙不仅影响冲裁件的断面质量,而且还影响模具寿命、卸料力、冲裁力及冲件精度。因此,冲裁间隙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

    3.2.1 间隙对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这个差值包括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的偏差;二是模具本身的制造偏差。

    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的偏差,主要是制件从凸模中卸下(冲孔件)或从凹模中推出(落料件)时,因材料挤压变形、纤维伸长、翘曲等产生弹性恢复而造成的。其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影响因素有:凸凹模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和尺寸。其中,凸凹模间隙是主要的。

    (1)凸、凹模间隙的影响

    凸、凹模间隙Z对制件尺寸精度(δ为制件相对于模具尺寸的偏差)的影响如图3.5所示。曲线与OZ的交点表示冲裁件尺寸与模具尺寸完全一样。

    图3.5 冲裁间隙对冲裁件精度的影响

    当间隙较大时,材料受拉伸作用增大,冲裁后因材料弹性回复使冲孔件孔径大于凸模直径;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

    当间隙较小时,则情况与间隙较大时相反。

    (2)材料性质的影响

    材料性质直接决定了该材料在冲裁过程中的弹性变形量。材料较软时,弹性变形量小,弹性回复量小,冲裁件尺寸精度高;硬材料与软材料的情况相反。

    材料的相对厚度t/D(t为冲裁件料厚,D为冲裁件直径)越大,弹性变形量越小,制件的精度越高。

    (3)冲裁等尺寸的影响

    冲裁件尺寸越小、形状越简单,则精度越高。

    以上讨论的冲裁件精度都是在一定的模具尺寸前提下进行的,实际上还有冲模制造精度的因素,冲模制造精度越高,冲裁件的精度相应越高。除此之外,冲模结构、定位方式等对冲裁件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冲模制造精度与冲裁件精度之间的关系见表3.2。

    表3.2 冲模制造精度与冲裁件精度之间的关系

    3.2.2 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冲裁模常以刃口磨钝和崩刃的形式而失效。凸、凹模磨钝后,其刃口处形成圆角,冲裁件上就会出现不正常的毛刺,如图3.6所示。凸模刃口磨钝时,在落料件边沿产生毛刺;凹模刃口磨钝时,在孔口边沿产生毛刺;凸、凹模刃口均磨钝时,则制件边沿和孔口边沿均产生毛刺。消除凸、凹模刃口圆角的方法是修磨凸、凹模工作端面。

    图3.6 凸、凹模磨钝后毛刺形式

    冲裁时凸、凹模受力情况及磨损情况如图3.7所示。

    图3.7 冲裁时凸、凹模受力及磨损情况

    F1、F2—材料对凸模与凹模的垂直反作用力

    F3、F4—材料对凸、凹模的侧压力;

    μF1、μF2—材料对凸、凹模端面的摩擦力

    μF3、μF4—材料对凸、凹模侧面的摩擦力;

    虚线—凸、凹模刃口的摩擦情况

    由于材料的弯曲变形,材料对模具的反作用力主要集中于凸、凹模刃口部分。当间隙过小时,垂直力和侧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加剧模具刃口的磨损;二次剪切产生的碎屑加剧了刃口侧面的磨损;冲裁后卸料和推件时,材料与凸、凹模之间的滑动摩擦还将再次造成刃口侧面的磨损,使得刃口侧面的磨损比端面的磨损大,另外,模具受到制造误差和装配精度的限制,凸模不可能绝对垂直于凹模平面,间隙分布不是绝对均匀,过小的间隙对模具寿命极为不利,采用较大间隙可减缓间隙不均匀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凸、凹模的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在保证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采用较大间隙对提高模具寿命有利。

    3.2.3 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

    试验证明,随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的减小,但当单面间隙介于材料厚度的5%~20%时,冲裁力减小5%~10%。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不是很大。

    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大,一般随间隙增大,卸料力、推件力都将减小。当单面间隙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5%时,卸料力几乎降到零。

    3.2.4 冲裁模具间隙值的确定

    凸模与凹模间单侧的间隙称为单面间隙,两侧间隙之和称为双面间隙。无特殊说明,冲裁间隙是指双面间隙。

    如图3.8所示,冲裁间隙等于凹模与凸模刃口尺寸之差。计算如下:

    Z=DA-d T(3.1)

    式中 Z——冲裁间隙;

    DA——凹模刃口尺寸;

    d T——凸模刃口尺寸。

    图3.8 冲裁问题

    (1)间隙值确定原则

    在生产实际中,主要是根据冲裁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3个因素给间隙值规定了一个范围。只要间隙在这个范围内,就能得到合格的冲裁件及较长的模具寿命,这个间隙范围就称为合理间隙。这个间隙范围的最小值称为最小合理间隙,最大值称为最大合理间隙。

    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凸、凹模逐渐被磨损,使得间隙值增大,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模具时应采用最小合理间隙。

    (2)间隙值的确定方法

    确定凸、凹模合理间隙的方法有两种:

    1)理论计算法

    图3.9 冲裁过程中产生裂纹的瞬间状态

    理论计算法是根据上、下裂纹重合的原则进行的。如图3.9所示是冲裁过程中产生裂纹的瞬间状态,从图中可以得出合理间隙为

    式中 ——材料厚度;

    h0——产生裂纹时凸模挤入材料的深度;0——产生裂纹时凸模挤入材料的相对深度;

    β——剪切裂纹与垂线间的夹角。

    式(3.2)表明,合理间隙值Z主要取决于材料厚度t和相对挤入深度h0/t,而h0/t不仅与材料塑性有关,而且还受料厚的综合影响。一般材料厚度越大,塑性越差的硬材料,Z值越大;反之,材料厚度越小,塑性越好的软材料,Z值越小。各种材料的h0/t和β选取参考表3.3。

    表3.3 h0/t和β值

    2)经验确定法

    根据经验,对于尺寸精度、断面质量要求高的制件,选用较小的间隙值;对于断面质量、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制件,以降低冲裁力、提高模具寿命为主,选用较大的间隙值。可按以下方法或按表3.4和表3.5推荐的间隙值选用。

    软材料:

    t<1mm, Z=(3%~4%)t

    t=1~3mm, Z=(5%~8%)t

    t=3~5mm, Z=(8%~10%)t

    硬材料:

    t<1mm, Z=(4%~5%)t

    t=1~3mm, Z=(6%~8%)t

    t=3~5mm, Z=(8%~13%)t

    表3.4 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mm

    续表

    注:1.初始间隙的最小值相当于间隙的公称数值。

    2.初始间隙的最大值是考虑到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所增加的数值。

    3.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工作部分的磨损,间隙将有所增加,因而间隙的使用最大数值要超过表列数值。

    ①ωC为碳的质量分数,用其表示钢中的含碳量。

    表3.5 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mm

    续表

    注:冲裁皮革、石棉和纸板时,间隙取08钢的2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