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诺曼底登陆计划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诺曼底登陆计划

    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地点:法国诺曼底

    结果:盟军获胜,解放法国,开辟第二战线

    指挥官和领导人

    盟军: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伯纳德· 蒙哥马利

       奥马尔·布雷德利

       特拉福德·利马洛里

       阿瑟·特德

       迈尔斯·登普西

       伯特伦·拉姆齐

    德国: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埃尔温·隆美尔

       弗里德里希·多尔曼

       汉斯·冯·扎尔穆特

       威廉·法利

    实力对比

    盟军:268万人、9000艘船舰、13700架飞机

    德国:38万人

    伤亡情况

    盟军: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万人,英国和加拿大军4.9万人)

    德国:被歼11.4万人(其中含被俘4.1万人)

    “你们马上就要踏上征程去进行一场伟大的圣战,为此我们已精心准备了数月。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你们,各地热爱和平的人们的期望与祈祷将伴随你们。你们将与其他战线上的英勇盟军及兄弟一起并肩战斗,摧毁德国的战争机器,推翻压在欧洲人民身上的纳粹暴政,保卫我们在一个自由世界的安全。”

    ——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前的演讲片段

    期待良久的行动——“霸王”

    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苏军便一直独自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奋战。为此,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致函英国首相丘吉尔:“如果能够在西方(即法国北部)和在北方(即北极地区)开辟一个对抗希特勒的战场,那么苏联及英国的军事形势将大大改善。”斯大林向丘吉尔提出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单凭英国根本无力组织如此规模浩大的登陆战役。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开辟第二战场变成苏、美、英三国共同协商的问题。

    1943年5月15日至25日,美英在华盛顿召开了“三叉乾”会议。会议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并提出了代号为“霸王”的作战计划,即美英两国集中兵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登陆,击溃德军,迫使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1943年11月,苏、英、美三国举行德黑兰会议,正式确定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行动。

    “考萨克”(同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的英文缩写)立即开始制订详细的登陆计划。“考萨克”认为实施“霸王”行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登陆地域。根据以往的登陆经验,登陆地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能得到在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的掩护;二是航渡距离短,以便往返运送大量后续部队;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经过仔细分析研究,有三处地域比较适合:加莱、康坦丁半岛和诺曼底。加莱虽距离英国最近,但德军防御最强;康坦丁半岛虽易登陆,但地形狭窄复杂,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作战;诺曼底虽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在于:一德军防御较弱,二地形开阔,三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千米。几经权衡比较,“考萨克”最终选择了诺曼底,从1943年6月26日起开始制订具体的登陆计划。

    1943年12月,美国艾森豪威尔上将被任命为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最高司令一职原拟由经验丰富的英军将领来担任,但丘吉尔认识到登陆后美军人数会大大超过英军,所以主动提议由美军将领来担任。罗斯福总统原打算让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出任,后来考虑到更需要马歇尔在华盛顿统筹协调,就由马歇尔推荐时任盟军地中海战区司令的才华出众的艾森豪威尔出任。

    

∧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在进行登陆作战训练
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及训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诺曼底登陆的指挥者艾森豪威尔将军
在1943年11月开始的德黑兰会议上,美国和英国再次明确表示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心、苏联则希望尽快确定此次作战的盟军最高司令人选。艾森豪威尔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随后盟军最高司令部开始确定具体的登陆日(代号D日)。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时登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登陆,以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则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将登陆日选择在高潮和低潮之间的一个满月日,即1944年6月5日。

    “大西洋壁垒”

    1941年12月,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希特勒就预感到盟军可能会从西欧登陆。为了抵抗盟军登陆,早在1942年,希特勒就下令从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构筑一条抗登陆防御地带,也称“大西洋壁垒”。1943年底,德军在东线遭到空前惨败,西线又面临开辟第二战场的威胁。据此,希特勒下令加强西线特别是法国北部的抗登陆防御地带。希特勒本来要求“大西洋壁垒”要在1943年5 月1日之前完成,但由于人力和物力奇缺,再加上工程人员无法协同,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实际上到1944年5月,除加莱地区外,在960千米广阔海岸线上,只修筑了少数相距遥远的零星支撑点,但戈培尔却就此大肆宣扬“大西洋壁垒”是如何的坚不可摧。正如许多德国军官所讲的,“大西洋壁垒”是戈培尔吹出来的。希特勒也从未视察过“大西洋壁垒”,却坚信德军凭借这个坚固的壁垒就能把登陆的盟军赶下海去,真不知道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因此,被德国宣传部大肆宣扬的“大西洋壁垒”,实际上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倒是隆美尔元帅就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非常重视对沿海地区的防御建设。他亲自率领特派代表团实地视察了丹麦、荷兰、法国的沿海防御状况,并特别要求前沿防御要前推至海中,在深海中布设水雷,在浅海中设置障碍物,钉上木桩和树干,并用铁丝网把它们连钉起来,再挂上地雷,这些斜插入海的木桩被盟军称为“隆美尔芦笋”。在海滩上则分布着锯齿状的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其间还布设大量地雷,在能俯视海滩的制高点构筑隐蔽火力点,在海滩后面的开阔地区,布设了大量防机降的木桩。由于布置这些爆炸物和障碍物,工程浩大,直到盟军发起登陆时,仅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这样也给盟军登陆造成了不小损失。

    万无一失的筹谋

    1943年盟军在大西洋上取得了反潜护航的全面胜利,保证了美国通往英国的航路畅通。大量物资运往英国,大批盟军横渡大洋。英国成了一个大兵营,驻有来自11个国家的近300万部队。每个机场都停满了飞机,每个港口都挤满了舰船。据不完全统计,从1942年1月至1944年5月,由美国运到英国的各种物资达530余万吨。

    对于登陆,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登陆艇,为了确保拥有足够数量的登陆艇,盟军不仅将登陆时间推迟了一个月,还将原计划同时发起的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份。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更是不顾海军的强烈反对,从太平洋战场调来一批登陆艇,这才凑足了登陆艇,确保了盟军登陆交通工具的齐备。

    

∧诺曼底战役中的盟军伞兵
按照“霸王”行动计划,计划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空降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空降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

    

∧盟军空降兵围观被击毁的德军坦克和阵亡的士兵
空降部队按照计划到达空降低点之后,在在着陆点与德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盟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依然按照计划向几个目标前进,为登陆的成功做好了充分准备。

    整个计划中最大的难题要数港口问题。要知道诺曼底在五六月间,多为大风大浪天气,光靠登陆滩头无法保证后勤供应——这似乎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有人提议,既然没有天然港口,那么我们就自己造个港口。此项提议,着实大胆。经讨论,盟军最后决定建造人工港口,这一工程由英国海军少将坦南特负责。共造两个人工港口,代号分别为桑树A和桑树B。人工港口由沉箱、直码头、沉船、十字钢构件组成,面积约5平方千米,是较完整的防浪水域,可同时停泊7艘大型舰船、20艘近海运输船、400艘拖船和1000艘小艇,预计日货物吞吐量1.2万吨。整个工程将于1944年6月初完成,从而确保了盟军登陆武器、装备的补给,人员的补充。

    除了人工港口外,盟军还有一项伟大创举——海底输油管。这是考虑到登陆后会有大量的机械化部队参战,对燃油的需求极大,为保障燃油供应,盟军专门成立负责海底输油管的机构,也由坦南特领导。共铺设了四条直径分别为15毫米和25毫米的软钢管,从英国岸上先铺到海中的固定设施上,再到登陆滩头。每小时可从英国向滩头输送600吨燃油,能基本满足登陆军队的燃油需求。

    气象也是登陆作战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为此,1944年5月初盟军最高司令部任命英国空军上校气象学教授斯塔格为首席气象顾问,负责领导一个气象组每周两次向最高司令部报告气象情况。气象组的科学家经仔细分析认为在6月5日过后会有一段持续约12小时的好天气,随后又是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艾森豪威尔元帅认为这将是一个极好的时机,于是下令决定于6月6日发起登陆。

    捍卫真理的谎言

    诺曼底登陆是一场战略性的大陆两栖登陆战,完全不同于太平洋战场上美日之间的岛屿登陆战,盟军不仅要登上滩头,还要建立坚固的登陆场,以确保不被敌军的反攻所击溃,并以此为据点,向敌军纵深挺进。为了配合“霸王”行动的顺利进行,英美盟军制订了非常庞大而周密的欺骗计划,该计划的代号叫“坚忍”。“坚忍”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使敌军自始至终都坚信盟军的登陆地点在加莱,而诺曼底登陆只是一种佯攻。“坚忍”是诺曼底登陆中最隐秘的部分,直到五十年后解密的档案中也只公开了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后人只能去做一些推测和想象。

    盟军先在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虚构了番号为美第1集团军群的部队,又在多佛尔设立假司令部,通过电台向各级下属部队发布命令,并任命爱出风头的巴顿为美第1集团军群的司令。1944年1月26日,巴顿出席英格兰东南地区的一个俱乐部的开幕式时,扬言道,“命运注定要让英国和美国统治世界”,故意漏掉同为同盟国的重要成员苏联,制造外交风波,引起德国注意。而此时,真正的登陆部队司令蒙哥马利则在朴茨茅斯的司令部潜心策划和研究登陆作战方案。同时,盟军还在英格兰东南部地区,修建了军营、仓库、公路、输油管线,并请好莱坞的道具师建造了假机场、假飞机、假坦克、假大炮,还将部分部队调到这里,驻扎操练。造成了盟军在英格兰东南集结了约40个师的假象。“水银计划”通过在电台、营区、部队、指挥官等几方面的欺骗和伪装,使德军统帅部了解到在英格兰东南部,盟军集结了约40个师组成由巴顿任司令的第1集团军群,那么盟军登陆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加莱。

    

∧在朱诺海滩登陆的英国军队

    

∧登陆奥马哈海滩的美军第1步兵师的部队
奥马哈海滩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始那一段经典的战争场面就取材自奥马哈海滩。

    此外,盟军还实施了“微光计划”,即盟国空军实施的电子干扰和电子欺骗。根据最高司令部的特别指令,盟军首先炸毁了德军在荷兰海牙设立的大型无线电侦听破译基地,消除了其对盟军无线电通信的威胁,但在空袭中却又故意对德军设在塞纳河以北的9个雷达站不予轰炸,以便德军能够及时发现盟军在登陆前派出的假舰队。这支假舰队在登陆前三小时驶向加莱,共由18艘小艇组成,每艘小艇都拖带一个木筏,上装直径达8.8米的大气球,气球里则安装雷达发射器,发出的雷达信号相当于一艘万吨级的登陆舰的雷达信号,舰队上空有几十架飞机一边飞行一边投掷锡箔条。这些措施在德军雷达站的屏幕上反映为一支庞大的登陆舰队在大批飞机掩护下驶向加莱。

    利用双面间谍也是“坚忍”计划的一部分。英国专门成立了“双十字委员会”,从事将被捕的德国间谍策反成为英国服务的双面间谍。经过长期的耐心培养,终于拥有4位被德国情报机关相信的双面间谍:“加宝”、“珍宝”、“三轮车”和“布鲁斯特”。其中最受德国信任,最有影响的便是“加宝”。战后“双十字委员会”认为“加宝”是他们最大的成功。在6月6日登陆前半小时,“加宝”向德国报告盟军正向诺曼底发起进攻。而到6月9日,在登陆后最关键的时刻,“加宝”又向德国发报长达120分钟,详尽报告第1集团军群的40个师正进入临战状态,大量登陆舰艇正集结在多佛尔,真正的登陆就要开始。这一情报严重干扰了德军统帅部对战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一切围绕诺曼底登陆的战略欺骗和保密计划,都成为保障登陆成功的护身符。正如丘吉尔所言:“战争中真理是如此宝贵,要用谎言来保卫。”

    跨越英吉利海峡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军伞兵部队首先发动攻击。盟军空降兵搭乘239架运输机与867架滑翔机实施登陆。6月6日凌晨1时15分整,是世人永难忘怀的“登陆时刻”。就在那一刻,在法国的瑟堡半岛,120名美军先头士兵在月色中跳下座机。5分钟后,在西面80千米开外,首批英军空降兵也跳出了飞机的座舱。3时14分,2219架轰炸机首先对德军海岸工事和滩头障碍物发起猛烈轰炸,一共投下7616吨炸弹。5时50分,海军重炮也开始轰击德军固定炮台和混凝土防御工事。6时30分,第一波突击部队搭乘4266艘舰艇,在海军炮火和10个战斗机中队的掩护下接近5个目标海滩,部队先放下水陆两栖坦克由他们领先向滩头挺进。上陆时间因各滩头潮汐不同而各不相同,最早的是犹他滩头6时30分,最晚的是朱诺滩头8时整。

    奥马哈滩头的争夺最为激烈,美第5军的第29师和第1师的两个团遭到德军352师的顽强抵抗,双方激战6小时,尸横遍地,血染滩头,美军仅前进10码。最后不得不请求海军对德军阵地实施近射,美军士兵则冒着被自己海军炮火杀伤的危险且战且进,在付出了2500人的代价后,才夺下滩头阵地。傍晚,美第5军3.5万人登上海滩。此时,其他4个登陆点的盟军也巩固了滩头阵地,并在海空军的支持下向纵深发展。

    从登陆日的整体情况来看,盟军在5个海滩都取得了成功,共上陆人员132715人,车辆1.1万辆,物资1.2万吨,而且伤亡情况大大低于预计,仅10300人。海军在登陆当天,因德军的海岸炮和水雷,共损失驱逐舰4艘,护卫舰、炮舰、扫雷舰各1艘。

    无法挽回的败局

    盟军已开始于诺曼底登陆,而德军将领隆美尔却外出不在。面对这样的情形,他的参谋长斯派达尔仍然认为更大规模的进攻是在加莱地区,不愿将第21装甲师投入诺曼底地区。西线总司令伦斯德元帅起初也持相同看法,但后来伦斯德终于反应了过来。大约清晨6时,他首次向德军最高统帅部报告了战争的形势概况,并请求批准装甲师组成预备队从待机地域向前线开进。然而此时有熬夜习惯的希特勒刚刚休息,总参谋长约德尔不愿打扰他上午的睡眠,况且约德尔认为盟军在诺曼底的行动极有可能是佯攻,真正的主攻地点恐怕还是加莱地区。直到6日中午例行汇报时,约德尔才向希特勒报告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情况。希特勒闻讯立即行动起来,批准派遣武装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和李尔装甲教导师赶到诺曼底去,并下令第7集团军必须至迟在当晚肃清盟军的滩头阵地。

    6月6日夜间10时,去给妻子过生日的隆美尔才终于赶回司令部,他立即命第21装甲师和武装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于7日清晨发动反攻,可是第21装甲师经开战以来的苦斗仅剩下70辆坦克,而武装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直到6月7日9时才赶到战地,沿途损失惨重,急需整顿。迪特里希不得不一再推迟反攻。6月8日,李尔装甲教导师终于赶到,但沿途已损失了90辆坦克。德军统帅部命迪特里希将第21装甲师、武装党卫队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和李尔装甲教导师三个装甲师全用上,企图将盟军赶下海去,但盟军有强大的空中和海上舰炮的火力支援。迪特里希的反击被打退。

    由于德军认为加莱地区将有更大规模的登陆,因此不敢从加莱地区抽调大量兵力增援。至6月12日,德军感到已无力夺回被占领的阵地,随即全面转入防御,企图阻止美英军扩大登陆场。同日,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集团军群已在岸上站住了脚,在正面80千米、纵深13至19千米的区域内建立了一个连成一片的牢固的登陆场所。至此,已有15个师,32万余人,5万余台车辆登陆,并将10万余吨物资输送上陆。希特勒和隆美尔原来准备在盟军登陆之初将其赶入大海的计划破产了。

    

∧登陆成功后盟军在海滩上建立的登陆场
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而且参战部队多,装备全,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在登陆后,也保障了不间断的后期补给。尤其是创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输油管线,更是在保障部队和物资的顺利上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乘胜直击

    从6月13日开始,美英盟军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登陆场,夺取瑟堡、圣洛和卡昂,为而后的地面进攻做好准备。

    6月14日,美第7军第9步兵师在第82空降师的配合下,向坦丁半岛中部西海岸的巴纳维尔、波特配方向实施突击,于6月18日占领了两地,切断了半岛,为盟军夺取瑟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6月19日开始,美第7军指挥第9、第79、第4步兵师,从左至右分三路同时向瑟堡进攻,6 月20日包围了瑟堡。6月21日,美军为保全港口设施,以广播敦促守军投降,遭到德军拒绝。于是,美军决定对瑟堡实施强攻,经过6天苦战,到6月27日,美军终于占领了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并于30日肃清半岛西北角的残余德军。

    就在美军攻占瑟堡的同时,6月26日,蒙哥马利指挥英第2集团军以4个师的兵力发起代号为“埃普索姆赛马场”的作战,猛攻卡昂,于当天中午攻占了舍克斯,并继续向前推进。6月28日,英军主力渡过奥登河,建立起正面宽3650米,纵深900米的桥头阵地。6月29日,英第11装甲师占领卡昂西南的战略要地112高地,但随后又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放弃了112高地撤到奥登河岸边。隆美尔为了确保卡昂,只好放弃了卡昂外围一些阵地,将全部900辆坦克中的700辆部署于卡昂近郊。盟军在占领卡卢克机场后,再无力推进,双方陷入对峙。

    美军夺取瑟堡之后,经过调整部署,于7月3日分三路向圣洛发起攻势:右翼的第8军从杜夫河以南向拉阿耶—杜—皮伊前进;中翼第7军从卡朗坦向南进攻;左翼第19军从西越过维尔河,以钳形攻势包围圣洛。德军依托预先构筑的工事拼死抵抗,美军的攻击未能如愿。于是,美军停止攻击,整顿部队。7月18日,美军发起了第二轮进攻,最终攻占了圣洛。

    

    辉煌的一天——登陆成功

    到7月18日,美英盟军终于占领了卡昂和圣洛两城,从而在西欧大陆上建立起从卡昂延伸到圣洛的稳固战线。至此,诺曼底登陆成功。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7.3万人,被俘4.1万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斯大林曾高度评价了诺曼底登陆,他说:“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历史将把这一业绩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

    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壁垒”被突破了,从此,法西斯德国陷入了苏联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中,正加速走向灭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