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全面发展的教育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10]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建构起全面发展的教育。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包含哪些方面,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论,主要有三育说、四育说、五育说,乃至六育说。三育说主张德育、智育、体育;四育说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五育说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至于六育说,是在五育说的基础上再增加“心育”,即“心理教育”。多数人认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方面的内容。

    (一)“五育”的基本要求

    1.德育

    德育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我国的德育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我国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和1995年原国家教委正式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分别对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作了总体的规定。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2.智育

    智育是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的任务主要是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给予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使他们具有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本领,发展他们的智力。它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提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工作的实际本领和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课程计划,都规定了各阶段智育的总体目标。小学阶段: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社会需要的普通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自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体育

    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体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授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我国现阶段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体育总体目标分别是: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增强体质,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朝气蓬勃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进一步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竞争的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

    4.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知、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创造和追求美的能力,发展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美育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美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艺术活动能力,如绘画、唱歌、舞蹈、演奏乐器等,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一般生产劳动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脑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在普通学校里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潮流,人们已普遍意识到,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当前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掌握一些服务性劳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使学生适当掌握某些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使其具备基本的技术意识和初步的择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可分割。全面发展往往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1.“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德、智、体、美、劳作为人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对人的发展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德育关注的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问题,即怎么做人处世的问题;智育关心的是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知识与能力水平,即提升人的内在能力;体育以改善身体素质为基本要旨;美育则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即培养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直接指向职业生活,为受教育者走向职业世界进行精神和技术的准备。这五个方面的教育,谁也不能取代谁。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五育”并举的精神,防止教育的片面失衡。

    2.“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五育”虽然各自相对独立,但并非互不相干。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不同方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教育实践中,“五育”也不是孤立实施的,而是相辅相成,在人身心全面发展的统一过程中展开的。把“五育”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五育”并举并不意味着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和智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具基础性。智育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着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没有科学知识和理性力量的支撑,人的品行、美感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就难以有效进行。德育解决的是人发展的社会价值方向的问题。它保证教育的大方向,因而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然,强调德育与智育的基础地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各育的作用。

    在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替代性而忽视各育的相互促进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对立开来。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学校教育有时会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某一时期教育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或放松其他方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