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氨苄西林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氨苄西林

    

    又名氨苄青霉素、欧倍林、思必欣、安必欣,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其游离酸含3分子结晶水,供口服用;其钠盐供注射用。

    【性状】

    本品及其钠盐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无臭,味微苦。其游离酸微溶于水,几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pKa为2.5和7.3。钠盐易溶于水,略溶于丙酮,有较强的引湿性,10%水溶液的pH为8~10。本品在干燥状态下稳定,受潮或在水溶液中不稳定,除降解反应外还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可致敏的聚合物。

    【药理作用与用途】

    1.基本作用与用途 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青霉素近似,对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优,对其他菌的作用则较差。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革兰阴性菌中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布氏杆菌等对本品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肺炎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本品不敏感。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胆道、肠道感染以及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2.新剂型的作用与用途 氨苄西林栓的药动学研究表明含主药125mg和250mg,直肠给药5min达血浆峰值,分别为4.8和7.1μg/ml,6h尿回收率为30.4%~45.6%,9min内达有效水平,其生物有效性近似于肌内注射或口服,可代替上述剂型给药。此剂型通过直肠静脉吸收,避免了肝脏首关效应。主用于儿童疾病给药。锭剂口服给药的峰浓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是胶囊口服的1.8和1.7倍。缓释直肠胶囊,给药20min血药浓度达2.62μg/ml,6h尿液药浓度达11.86 μg/ml。微型胶囊,体外释放50%约需54.9min,比粉末释药50%所需时间延长数千倍,如将其口服,既能延长疗效,减少服用次数和服用剂量,又可降低毒性反应。

    【新剂型】

    1.氨苄西林栓[1] 取基质适量,置容器中水浴加热至溶,加主药搅拌至完全混匀,稍冷,注入已涂润滑剂的栓模中,放冷待凝后,整理,脱模即得。每枚含主药125mg或250mg。

    2.氨苄西林微囊[2] 将乙基纤维素(EC)(4.8、4.2、3.0、2.4)分别溶于丙酮(60.0ml)中,相应加入氨苄西林钠粉末(1.2、1.8、3.0、3.6),在10℃,300r/min搅拌20min,得混悬液,加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液状石蜡(200ml)中,将体系温度逐渐升至35℃,保温搅拌6h,升温至57℃,搅拌1h,减压过滤,微囊用30ml正己烷洗涤3次,减压干燥,得含主药56.2%的微囊。

    3.氨苄西林微囊[3] 取氨苄西林(45.0)、二甲基氨乙基异丙烯酸酯(105.0)、四氯乙烯(500.0 ml)配成均匀混悬液,喷雾干燥成平均直径为5μm的微囊。

    4.氨苄西林缓释直肠胶囊[4] 取适量氨苄西林及直肠吸收促进剂(水杨酸钠),混合后装入Ⅰ号空心胶囊,用缓释膜浆包衣后做缓释部分;胶浆组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氯仿,装入含药适量的0号空心胶囊(作速释部分)。本剂型根据硬胶囊可在直肠中迅速崩解,膜包衣胶囊可延缓崩解的性能而制备。

    5.氨苄西林毫微球靶向剂[5] 本靶向剂以多聚物(异己基氰基丙烯酸酯)作为载体。此毫微球既能和微生物结合,也能和其分离,但都分布于吞噬体和吞解体内,因而起到了较好的靶向作用。

    6.氨苄西林壳聚糖骨架缓释片[6] 将氨苄西林包裹于壳聚糖骨架内,能获得较好控释效果。

    7.氨苄西林颗粒剂[7] 按颗粒剂技术要求而制成。

    【临床应用】

    1.氨苄西林缓释直肠胶囊 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7岁,每次给药2枚,2/d,同时雾化(不含抗生素)吸入治疗,用药7d,痊愈[4]

    2.氨苄西林栓 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77例,有效率为88.3%,略高于氨苄西林口服组(86.7%);治疗急性肺炎31例,与静脉注射给药比较,有效率为93.5%,而静脉注射为83.3%。耳鼻咽喉科的临床观察有效率为93.3%,高于口服剂组(89.1%);对其他疾病患儿480例观察表明有效率为93.8%。因此,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肺炎,栓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口服或静脉注射相仿,或略优于它们,故对儿童有关疾病的治疗,本剂型有用药方便、患儿乐于接受、临床易于推广等优点[8]

    3.氨苄西林锭 对8名志愿健康者(男7,女1)观察表明,本品具有峰浓度高的特点,是对照组胶囊的1.8倍(P<0.05),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9]

    【注意事项】

    1.缓释直肠胶囊的刺激性研究表明5名受试者开始有异物感,以后可感到直肠有“肠鸣音”,无其他刺激症状。1名受试者在用药8h后有难耐便意,解少量稀便。

    2.本品可致过敏性休克,皮疹发生率较其他青霉素类药高,可达10%或更多。有时也发生药热。

    3.本品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较快,宜用中性液体做溶剂。

    4.氨苄西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

    (1)与其他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氨苄西林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静滴可因其β-内酰胺环与糖氨基交联断裂生成氨基酰胺化合物而失去活性。但两类药物合用常获得协同作用,合用时应分别给药。氨苄西林与林可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多黏菌素B等亦有配伍禁忌,如需合用时宜分别给药。氨苄西林与青霉素属同类药物,合用最多获相加作用而绝不可能获协同作用,合用可使药物过敏反应的机会增加,不良反应增加,且可同时诱导细菌对两种药产生耐药性,常规合用欠妥当,不宜推荐。氨苄西林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不发生拮抗却会增加作用,联用可扩大抗菌谱并减少耐药菌株,缩短病程,降低重复感染率,可联用。

    (2)与其他非抗菌药物配伍:氨苄西林和间羟胺并用,可使后者结构中的酚羟基氧化失败,故宜分别给药。氨苄西林与维生素C配伍1h即分解失效,应分别给药。氨苄西林可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因此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丙磺舒可减少氨苄西林的肾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合用宜减少氨苄西林的用量。氨苄西林水溶液不稳定,不宜与多巴胺、肾上腺素、阿托品、氢化可的松、维生素B、钙剂、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多糖(如低分子右旋糖酐-40)等配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