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五)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1.制订预案的目的

    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场所和部位也加强了管理和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由于操作、物料、设施、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认识的局限性,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时还比较高,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还存在。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的重大危险源,应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计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

    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有2个:

    (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2.制订预案的原则

    生产安全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保持最佳“秩序”的状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

    (1)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1)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2)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对生产安全所持的态度、人的能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采取措施,万一发生事故,也只能在局部,不会蔓延。

    “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

    (2)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

    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

    1)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2)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

    3)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4)同时又能及时地恢复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能停留在纸上,要经常演练,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快速反应,投入救援。

    “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点。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宋 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