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第一节 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也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收入指营业收入(revenue),即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报酬,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抵消的债务。广义的收入不仅包括营业收入,而且包括营业活动以外某种原因产生的资产的流入,如营业外收入、债权投资获得的利息收入,股权投资分得的股利等。财务会计采用的收入概念是广义的收入概念。关于收入的定义,在会计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解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2年颁布了第18号国际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给出了收入的界定。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财务报表编报的框架》,不使用通常意义上的收入(revenue),而改用收益(income)概念,收入包括收益和利得。其中,对收入的定义与嗣后修订并于1995年生效的《收入的确认》准则基本相似。收入的定义为:“收入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形成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gross infIow)”,不包括投资人的出资形成的权益的增加;我国于1998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收入所作的界定为:“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其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可见,我国关于收入的定义,主要是确认交易收入,如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对外租赁资产等所实现的收入;对非交易活动导致的资产价值增长(如物价变动等),从定义上排出在外。我国财务会计将利得称为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相对应。

    二、收入的性质

    从广义的收入概念可见,收入具有以下性质:

    1.企业在一定期间获得的收入都是一定原因的结果。营业收入是因为向外提供了商品或劳务供应而获得的;营业外收入是无法支付的应付款、财产盘盈等原因形成的收入。

    2.收入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无论是资产的增加,还是负债的减少,都是用货币计量的,所以收入也是用货币计量的。

    3.收入是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的。

    4.收入具有补偿的功能。因为营业收入是因营业活动中向外提供了商品供应或劳务服务,所以获得的营业收入必须首先补偿商品或劳务成本。企业各期的收入总额在补偿各期的费用后的余额即企业的利润。

    三、收入的分类

    企业对收入的分类,根据其来源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主营业务收入。指对外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供应而获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除了主营业务以外的一些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如有偿转让企业商品产品以外的材料而获得的收入等。

    3.营业外收入。指企业营业活动以外的、因无法支付的应付款、财产盘盈等原因形成的收入。营业外收入是不开支任何费用的收入,因而与生产经营没有任何联系。

    4.投资收益。前已述及,是企业在投资活动中获得的利息与股利收入。

    5.补贴收入。指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退还的增值税、根据工作量或销量按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