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高血压病常用中成药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血压病常用中成药

    

    1.清肝降压胶囊

    (药物组成)夏枯草、何首乌(制)、槐花(炒)、桑寄生、丹参、葛根(煨)、泽泻(盐)、小蓟、远志(去心)、川牛膝。

    (功能)清热平肝,补益肝肾。

    (主治)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证,症见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心悸不寐,耳鸣健忘,便秘溲黄。

    (剂型规格)胶囊,每粒装0.5克。

    (用法)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慎服。

    2.降压袋泡茶

    (药物组成)夏枯草、决明子、茺蔚子、钩藤、黄芩、茶叶。

    (功能)清热泻火,平肝明目。

    (主治)高血压病属肝火亢盛的头痛、眩晕、目胀牙痛等症。

    (剂型规格)袋泡茶,每袋装2.2克或4.4克。

    (用法)开水泡服,每次4.4g,每日3次。

    3.醒脑降压丸

    (药物组成)黄芩、黄连、郁金、栀子、玄精石、珍珠母、辛夷、广陵香、朱砂、雄黄、冰片。

    (功能)通窍醒脑,清心镇静,抗热消炎。

    (主治)高血压病,言语不清,痰涎壅盛。

    (剂型规格)蜜丸,每10粒重2.2克。

    (用法)口服,每次10~15粒,每日1次或2次。

    (注意)孕妇及胃肠溃疡者忌服。

    4.安宫降压丸

    (处方)郁金、黄连、桅子、黄芩、天麻、珍珠母、黄芪、白芍、党参、麦冬、五味子(炙)、川芎、牛黄、冰片、水牛角浓缩粉。

    (功能)清热镇惊,平肝降压。

    (主治)胸中郁热,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项强,脑胀,心悸多梦,烦躁起急,高血压症。

    (剂型规格)丸剂,每丸重3克。

    (用法)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注意)无高血压症状时停服或遵医嘱。

    5.山绿茶降压片

    (处方)山绿茶。

    (功能)清热解毒,平肝潜阳。

    (主治)高血压、高血脂,症见眩晕耳鸣,头痛头胀,心烦易怒,少寐多梦者。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相当于原药材1.8克。

    (用法)口服,每次2~4片,每日4次。

    6.复方羚角降压片

    (药物组成)羚羊角、夏枯草、黄芩、槲寄生。

    (功能)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主治)高血压病,头晕胀痛。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0.35克。

    (用法)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7.高血压速降丸

    (药物组成)茺蔚子、琥珀、蒺藜(盐炙)、赤芍、天竺黄、阿胶、乌梢蛇(酒炙)、白薇、法半夏、菊花、僵蚕(麸炒)、当归、夏枯草、牛膝、大黄(酒炒)、白芍、化橘红、玄参、远志(甘草水炙)、桂枝、番红花、龙胆、石菖蒲、石膏、牡丹皮、钩藤、川芎(酒炙)、茯神、羚羊角、麦冬、枳实(炒)、黄芩、天麻、沉香、甘草(蜜炙)、黄柏、柴胡、连翘、地黄、桑叶、蒲黄、地龙、芦荟、全蝎、玳瑁、黄连、降香、朱砂。

    (功能)清热息风,平肝降逆。

    (主治)虚火上升引起的目眩头晕,脑中胀痛,颈项强直,颜面红赤,烦躁不宁,言语不清,头重脚轻,行步不稳,知觉减退。

    (用法)口服,每次20粒,每日2次。体虚胃弱者酌减。

    (注意)感冒或泄泻期间停服。孕妇忌服。

    8.天麻钩藤颗粒

    (药物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黄、杜仲、益母草、茯苓、桑寄生、首乌藤。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主治)肝阳上亢,高血压等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10克。

    (用法)开水冲服,每次10克,每日3次,或遵医嘱。

    9.牛黄降压丸(胶囊)

    (药物组成)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黄芪、郁金、白芍等。

    (功能)清心化痰,镇静降压。

    (主治)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压症。

    (剂型规格)①小蜜丸,每20丸重1.3克;②大蜜丸,每丸重1.6克;③胶囊,每粒装0.4克。

    (用法)①小蜜丸,口服每次20~40丸,每日2次;②大蜜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1次;③胶囊,口服,每次2~4粒,每日1次。

    (注意)腹泻者忌服。

    10.脑立清丸

    (药物组成)磁石、代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炒)、牛膝、薄荷脑、冰片、猪胆汁(或猪胆膏、猪胆粉)。

    (功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

    (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及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剂型规格)丸剂,每10粒重1.1克。

    (用法)口服,每次10粒,每日2次。

    (注意)孕妇及体弱虚寒者忌服。

    11.镇脑宁胶囊

    (药物组成)川芎、藁本、细辛、白芷、水牛角浓缩粉、丹参、猪脑粉等。

    (功能)祛风通络。

    (主治)内伤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肢体麻木、头昏、耳鸣等症及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神经性头痛。

    (剂型规格)胶囊,每粒装0.3克。

    (用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12.复方罗布麻颗粒

    (药物组成)罗布麻叶、菊花、山楂。

    (功能)清热,平肝,安神。

    (主治)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等。

    (剂型规格)冲剂,每袋装15克。

    (用法)开水冲服,每次1~2袋,每日2次。

    13.七十味珍珠丸

    (药物组成)珍珠、檀香、降香、番红花、牛黄(代)、麝香等。

    (功能)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

    (主治)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出血、脑震荡、心脏病。

    (剂型规格)丸剂,每丸重1克。

    (用法)口服,重患者每日1丸,每隔3~7日1丸,开水泡服或青稞酒浸泡过夜服。

    14.养血清脑颗粒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

    (功能)养血平肝,活血通络。

    (主治)血虚肝亢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及高血压等。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1克。

    (用法)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注意)低血压者慎用。孕妇忌服。

    15.松龄血脉康胶囊

    (药物组成)葛根、珍珠粉等。

    (功能)平肝潜阳,镇心安神。

    (主治)高血压病见有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肝阳上亢证者。

    (剂型规格)胶囊,每粒0.5克。

    (用法)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

    16.脉君安片

    (药物组成)钩藤、氢氯噻嗪、葛根。

    (功能)祛风通络。

    (主治)高血压病、冠心病。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0.3克。

    (用法)口服,每次4~5片,每日3或4次。

    17.清脑降压胶囊(颗粒)

    (药物组成)黄芩、夏枯草、槐花、磁石(煅)、牛膝、当归、地黄、丹参、水蛭、钩藤、决明子、地龙、珍珠母。

    (功能)平肝潜阳,清脑降压。

    (主治)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头昏头晕,失眠健忘。

    (剂型规格)①胶囊剂:每粒装0.55克;②颗粒剂:每袋装2克。

    (用法)①胶囊剂:口服,每次3~5粒,每日3次。②颗粒剂:用开水冲服,每次2~3g,每日3次。

    18.山楂降压片

    (药物组成)山楂、菊花、泽泻、夏枯草、小蓟、决明子。

    (功能)平肝潜阳。

    (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症见头痛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0.3克。

    (用法)口服,每次5片,每日2次。

    19.天麻首乌片

    (药物组成)天麻、白芷、何首乌、熟地黄、丹参、川芎、当归、蒺藜、桑叶、墨旱莲、白芍、女贞子、黄精、甘草。

    (功能)滋补肝肾,养血息风,定眩止痛,乌须黑发。

    (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视物昏花,神疲健忘,须发早白,舌红少苔,脉象弦细,脑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血管性头痛、脂溢性皮炎属上述证候者。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0.25克。

    (用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

    20.安宫牛黄丸

    (药物组成)牛黄(代)、水牛角、天麻、郁金、冰片等。

    (功能)清心凉肝,潜阳息风,降压定惊。

    (主治)心脑郁热,烦躁眩晕,心悸不宁,肝阳上亢,头痛项强,眩晕欲吐,身热面赤。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3克。

    (用法)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

    21.天麻定眩片

    (药物组成)天麻、野菊花、杜仲、杜仲叶、川芎。

    (功能)平肝息风,补肾通络。

    (主治)对高血压病常见的头痛头晕,目眩心悸,肢麻等症状及高脂血症疗效比较显著。

    (剂型规格)糖衣片,每片相当于原生药0.24克。

    (用法)每次6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22.天麻钩藤颗粒

    (药物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神。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高血压病。

    (剂型规格)冲剂,每包5克。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服,病重者可服2包,每日3次。

    23.心可舒片

    (药物组成)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

    (功能)活血散瘀,舒心降压,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

    (主治)冠脉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高血压病、冠心病。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0.25克。

    (用法)每次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或遵医嘱。

    24.愈风宁心片

    (药物组成)葛根。

    (功能)解痉止痛,活血通脉。

    (主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等症。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含葛根总黄酮60毫克。

    (用法)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或遵医嘱。

    25.清眩治瘫丸

    (药物组成)天麻、蕲蛇(酒炙)、僵蚕、全蝎、地龙、威灵仙、决明子、牛膝、血竭、没药(醋炙)、丹参、川芎、赤芍、香附(醋炙)、桑寄生、玄参、葛根、枳壳(炒)、安息香、郁金、槐花、沉香、人参(去芦)、骨碎补、茯苓、白术(炒)、麦冬、黄连、黄芩、地黄、法半夏、泽泻、黄芪、水牛角粉、山楂、冰片、牛黄、白附子(矾炙)、珍珠。

    (功能)活血降压,化痰息风。

    (主治)肝阳上亢,肝火内炽引起的头目眩晕,项强酸胀,胸中闷热,惊恐虚烦,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涎壅盛,言语不清,血压升高。

    (剂型规格)丸剂,每丸重9克。

    (用法)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