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紫外辐射对具鞘微鞘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紫外辐射对具鞘微鞘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紫外辐射对具鞘微鞘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_荒漠藻类对紫外辐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培养与UV辐射强度设计

    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 Gom.)也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生物结皮中分离、纯化所得。采用BG11液体培养基(Rippka et al.,1979)培养,于30~40μE/m2·s、25±1℃下通气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实验所用UV辐射强度及试验设计与本章第一节材料与方法相同。

    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向离心收集到的藻细胞中加入95%的乙醇,4℃过夜。离心,弃去沉淀,用分光光度计测定665nm和649nm处的光吸收值。按公式C=13.7×OD665-5.76×OD649计算,单位:μg Chl/mL(Wintermans&de Mots,1965)。

    3.生物量等相关参数的测定

    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可溶性蛋白质、藻蓝蛋白和多糖的测定方法与本章第一节材料与方法相同。

    二、结果与分析

    1.UV辐射对M.vaginatus光合色素及光合活性的影响

    由图2-11可知,UV-B显著抑制具鞘微鞘藻的生长(由Chl a含量显示),UV-A对具鞘微鞘藻的生长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具鞘微鞘藻经UV-B辐射处理48h后,与对照组便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处理72h后差异更加显著,具鞘微鞘藻开始衰亡,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下降。具鞘微鞘藻在转入UV-A辐射的环境中时,其藻蓝蛋白含量减少,随后增加,并且从48h开始一直比对照组的含量高,说明UV-A也促进藻蓝蛋白的合成。UV-B显著抑制具鞘微鞘藻藻蓝蛋白的合成,UV-B处理120h后,藻蓝蛋白含量只有对照组的47.5%;处理240h后,只有26.4%(图2-12)。

    UV辐射对具鞘微鞘藻Fv/Fm比值的影响如图2-13所示。UV-A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相似,且下降的幅度也很小。UV-B各处理组的Fv/Fm比值下降得很快,用0.48mW/cm2强度处理72h后,0.24mW/cm2强度处理120h后,藻体的Fv/Fm比值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图2-11 UV辐射对具鞘微鞘藻生长的影响

    

图2-12 UV辐射对具鞘微鞘藻藻蓝蛋白含量的影响

    2.UV辐射对M.vaginatus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从图2-14看出,藻体在转接后的前24h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少量下降,说明藻细胞蛋白质的分解超过合成。UV辐射各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下降,但UV-A处理组从72h开始快速增加,在168h超过对照组。处理240h后,UV-B处理组的含量只有对照组的22.3%。

    

图2-13 UV辐射对具鞘微鞘藻叶绿素a荧光Fv/Fm比值的影响

(a)UV-A;(b)UV-B

    

图2-14 UV辐射对具鞘微鞘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UV辐射对M.vaginatus EPS产量和胞内总糖含量的影响

    UV辐射不同程度地促进胞外多糖的分泌,UV-B处理组比UV-A处理组的积累多,如图2-15(a)所示。24h后,UV-B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明显高于UV-A处理组,120h后,UV-B处理组的分泌量开始下降,到168h时已经比UVA的积累量少,但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比对照组的高。胞内总糖含量的变化与EPS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只是UV-B处理组没有出现下降的现象,而是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一直增加,如图2-15(b)所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