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十八层地狱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十八层地狱

    十八层地狱

    地狱,指众生受自己所造恶业的业力驱使而堕入的地下牢狱。为三恶道或五趣之一。《俱舍论》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四说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孤地狱三种。

    八热地狱,指八种具有热气苦的地狱。又称八大地狱。《长阿含》卷十九《世记经·地狱品》:“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水,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推压,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

    此八大地狱之苦状,略如下述:

    1.等活地狱:又作想地狱。堕生此处的有情,手生铁爪,互见时怀毒害想,以爪相掴。或因心意浊乱,掴裂自身,至血肉竭尽而死。然冷风一吹,皮肉还生,复受前苦。凡犯杀生罪、毁正见、诽谤正法者堕生此狱;

    2.黑绳地狱:此狱狱卒,以热铁绳纵横捆缚罪人之身,或斫或锯。所受苦恼,十倍于前。凡造杀生、偷盗罪者堕生此狱;

    3.众合地狱:又作推压地狱。诸鬼卒驱罪人入两铁山间,罪人受两铁山之挤压,肉骨碎裂。凡犯杀生、偷盗、邪淫罪者,堕生此狱;

    4.叫唤地狱:又作号叫地狱。或将罪人投热镬中煎煮;或将罪人驱入猛焰火室;或以钳开罪人口,灌入烊铜,烧烂五脏。凡犯杀、盗、邪淫、饮酒者堕生此狱;

    5.大叫唤地狱:又作大叫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刑罚如前之叫唤地狱,其苦更甚于前。凡犯五戒者堕生此狱;

    6.焦热地狱:又称烧炙、炎热地狱。令罪人卧热铁上,由首至足,以大热铁棒打碎成肉糜。凡犯五戒、邪见者,堕生此狱;

    7.大焦热地狱:又作大烧炙、极热地狱。此狱罪人所受刑罚如前,其苦更甚于前。凡行杀、偷、邪淫、妄语、饮酒、邪见及污净戒僧尼者,堕生此狱;

    8.无间地狱:又作阿鼻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苦,无有间歇。凡犯五逆罪者,堕生此狱。

    以上八大地狱,每一地狱又各有十六小地狱。罪业分上、中、下三品,凡犯上品罪业者,堕生大地狱。犯中、下品罪业者,堕生小地狱。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所述,此八大地狱各有四门,于其四门各有課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等四地狱,故每一大狱计有十六游增地狱。

    八寒地狱,又作八寒捺落迦。依《俱舍论》卷十一所述,南阎浮洲(即南瞻部洲)下五百由旬[1],八热地狱旁,有八种寒冰地狱。其中有情受严寒所逼,随身声变。其寿量若以頞顺部陀地狱众生为例,譬有二十斛之麻,设复百年除其一,如是除尽二十斛麻易有尽期,生頞顺部陀寿量难尽。尼剌部陀以下诸寒地狱则依次增二十倍寿量。

    《俱舍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三十一、《显宗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四等所举:

    1.顺頞部陀:谓受罪众生因严寒所逼,皮肉疱起;

    2.尼剌部陀:谓受罪众生受寒苦所逼,疱即破裂;

    3.頞顺哳吒:谓受罪众生因寒苦而唇不能动,仅能于舌中作此声;

    4.??婆:谓受罪众生受寒苦所逼,舌不能动,唯作此??声;

    5.虎虎婆: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而口中作此声;

    6.?钵罗: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皮肉破裂,似青莲花;

    7.钵特摩:谓受罪众生因寒苦而皮肉分裂,似红莲花;

    8.摩诃钵特摩:谓受罪众生全身冻裂变红,似大红莲花。

    孤地狱又称独一地狱、边地狱。设于特定的区域,或在江河附近,或散在山间、旷野、地下、空中等处。

    印度地处亚热带,北边有喜马拉雅冰山,从其气候环境看,极寒与极热兼具,这可能是八寒、八热地狱由来的地理环境背景。

    据《长阿含经》说,在各种地狱之外还有阎魔王的宫殿,其城有七重,并有七重栏、七重行树,虽然景色颇佳,但众鸟相和悲鸣。阎王常令老、病、死三使游行人间,众生命终时,因所造恶业之驱使而随狱卒到阎魔王所。王详细诘问后,乃命狱卒将罪人送往大地狱。

    令有情堕入地狱的不善业,虽然有许多种类,但是概括而言,是以十恶、五逆、谤法为主。据《正法念处经》所载,等活地狱是犯杀生罪者堕入的地方;黑绳地狱是犯杀生、偷盗二罪者堕入的地方;以下至大焦热地狱,是犯邪淫、饮酒、妄语、邪见等罪者堕入的地方。依罪行的深浅分别堕入各地狱;无间地狱是五逆罪(即五无间罪)者堕入的地方。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也载有同于上述的八热地狱的业因,依次为:

    1.毁正见、诽谤正法及远离正法者;

    2.好杀生者;

    3.屠杀牛、羊等类者;

    4.盗取他物者;

    5.常淫佚、妄语者;

    6.传播谣言及求人方便者;

    7.令彼、此斗争及贪着他物者;

    8.杀害父母、破坏神寺、斗乱圣众、诽谤圣人、习于倒邪等五逆者。

    “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初唐以后,通俗、生动的“变文”(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说唱艺术话本)、“变相”(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绘画)等文艺形式就开始宣传关于地狱的佛教神话了。《历代名画记》卷三里面记载,著名画家张孝师、吴道子、卢棱迦、陈静眼等,都曾画过“地狱变相”。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和重庆大足、四川资中、安岳等处的石窟,至今还保存有古代的“地狱变相”。其中,重庆大宝顶大佛湾的大幅“地狱变相”浮雕,保存得最完整。这幅浮雕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正中是现身地狱来救众生脱苦的地藏王菩萨,左右分列十殿阎王;下层是“刀山”、“剑树”、“镬汤”、“冰”、“拔舌”、“截膝”、“洗脑”等16座地狱。“拔舌地狱”,是佛教为毁谤佛法者准备的狱。《瑜珈师地论·卷四》里面说:生前毁谤佛法者,死后就会堕入拔舌地狱,被狱卒“从其口中拔出舌,以百铁钉而张之”。后来,“拔舌地狱”泛指因口舌罪过而堕入地狱。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些残暴的封建统治者,竟然仿照佛经中关于地狱的描写设地牢。《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二年》里面记载:五代时期后汉的刘知远,曾“作离宫千余间”,在离宫里面仿照佛经中的描写设置“镬汤”、“铁床”、“刳剃”等刑,号称“生地狱”———人世间地狱。

    纵观世界各大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有地狱之说,地狱又是与天堂相对应的。如基督教的末日审判,生者和死者均不能免,行善者上天堂,行恶者下地狱。这实际上是宗教教化的正反二手,天堂、净土是鼓励,地狱受苦是罚诫。禅宗史上有这样一则故事:

    古时有一位骋驰疆场、杀敌无数的将军来到白隐禅师的寺院,问他:“有天堂、地狱吗?”

    白隐问道:“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骄傲地挺了挺胸,说:“我是一名将军。”

    “你是一名将军?”白隐叫道,“像你这样的人,只配做一名随从,或做一个乞丐!即使侥幸让你做了将军,也一定是一名常败将军。”

    将军听后,非常愤怒,正要拔剑。

    白隐却继续嘲讽他说:“你以为你的这把剑可以杀死我吗?瞧!它都锈成什么样子了,它根本砍不下我的脑袋!”

    将军气得脸色发白,利剑直刺白隐的喉间。

    禅师平静地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将军一愣,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而大师临危不惧的道行又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将军不由地收起剑,恭恭敬敬地向大师鞠了一躬。

    “天堂之门由此打开!”白隐说道。

    佛教劝人为善,以轮回业报、因果报应、天堂地狱等等告诫众生,这对信徒形成很大的威慑力,使人们意识到善虽小而不可不为,恶虽轻而不可为之。此外又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等为诱导,渲染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快乐,以此劝导众生信佛念佛,行善乐施。

    (姚南强)

    【注释】

    [1]古印度长度单位,一由旬为四十里、三十里或十六里,各说不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