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传导阻滞概述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传导阻滞概述

    

    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按一定传导速度和顺序下传心房、房室交界区、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最后传到心室肌使之除极,如果由于传导系统某个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自窦房结向心房及心室传导过程中,速度减慢,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下传受阻,即称为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部位不同,可分为①窦房传导阻滞:阻滞发生于窦房结与其交界区的心房肌之间;②房内传导阻滞:阻滞发生于心房内;③房室传导阻滞:阻滞发生于房室交界区;④束支传导阻滞:即室内阻滞,阻滞发生于束支及其分支;⑤异位起搏点传出阻滞:阻滞发生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心室异位起搏点与周围心肌之间。

    根据传导阻滞的方向性,可分为顺向型及逆向型传导阻滞。

    根据传导阻滞的时间可分为暂时性、间歇性、永久性。前者可能是器质性心脏病变或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肌所引起,也可能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结果,后者则多为器质性心脏病所致。

    根据传导阻滞程度不同,可分为:

    1.一度传导阻滞 激动传导时间延长,但每次激动均能通过阻滞区。

    2.二度传导阻滞 激动间歇地被阻滞,即部分激动不能通过阻滞区。可分为3型。

    (1)Ⅰ型:激动下传时间逐渐延长然后被阻滞,称文氏现象,有渐短突长的特点。

    (2)Ⅱ型:激动下传呈间断性阻滞,但阻滞之前传导时间固定,此型亦称莫氏现象。

    (3)Ⅲ型:传导时间延长程度及激动下传受阻无一定规律,若有半数以上的激动传导受阻,称为高度传导阻滞。

    3.三度传导阻滞 激动传导完全被阻滞,均不能通过阻滞区下传。

    一度、二度传导阻滞又称不完全性阻滞,三度传导阻滞则称完全性阻滞。

    心率依赖型传导阻滞或位相型传导阻滞与其自律性变化有密切关系,即心率加快或减慢可产生传导阻滞。心率增快时出现的传导阻滞,称3相传导阻滞。心率减慢时产生的传导阻滞称4相传导阻滞。

    病理性不应期的延长先天性畸形亦可引起传导阻滞。

    在传导阻滞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现象,如超常传导、隐匿传导、单向阻滞、韦金斯基现象等,可使心电图显得极为复杂,所以我们在分析传导阻滞心电图时,对以上现象应有一个全面了解,以便得到正确诊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