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淮上与友人别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2),杨花愁杀渡江人(3)
数声风笛离亭晚(4),君向潇湘我向秦(5)

    [诗人简介]郑谷(约851-约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明颖悟,20岁开始参加进士考试,连续考了16年都没有考上,直到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才中了进士。做过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他的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语言通俗。

    [注释]

    (1)淮(huái)上——扬州。

    (2)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3)愁杀——愁绪满怀。杀,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4)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离亭——驿亭,是建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又称为“离亭”。

    (5)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赏析

    长江岸边,依依杨柳春色宜人,轻轻杨花漫天飞舞。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即将分别,各自乘船远去,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傍晚时分,我们在岸边的亭子里话别,忧伤的笛曲随风飘送,我们分别坐上了不同的船只,你将南下潇湘,而我将北上长安。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沓手法的使用,开篇两句“扬子江”“杨柳”“杨花”,接连使用了三个同音字,最后一句“君向潇湘我向秦”,则接连使用两个“向”字,不仅增加了诗歌语言的节奏感,形成回环往复之美,而且加强了语气,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