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场所营造理论的探索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场所营造理论的探索

场所营造理论的探索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在现代主义盛行的大潮中,一批以社会学者为代表的群体开始意识到单纯地对城市物质环境进行的改造,忽略了特定环境中的充满个性、特点的、具体的人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试图从人的具体生活体验以及人对城市各种体验感受出发,从人文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与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这些思想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为场所的营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4.2.2.1 邻里单位模式

    20世纪20年代,纽约编制完成了“纽约区域规划”,其中,指出了具体的规划模式,即服务中心设置在一定的区域内,被房屋和街道围聚,与外界环境有明确的区分,这样便能使居民产生明确的地域归属感。美国建筑师佩里受到该思想的影响,并借用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发展出了“社会空间”的思想,他在现代主义的浪潮中摒弃技术至上的原则,认识到了场所空间的社会文化内涵,并于1929年明确地提出了“邻里单位”的概念(见图4-1)。佩里把邻里单位看成是组成城市的一个细胞,他把没有被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作为邻里单位的基本空间,空间强调人的文化认同和内聚的归属感。他认为这种邻里空间能够对该地方的居民产生一种乡土观念和主体观念。此外,他还充分考虑了汽车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了营造出和谐积极的邻里交往空间,他提出了人车分离的道路系统。这种将某一地域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以形成居住社区的体系广泛应用到美国郊区化进程中的“绿带城”规划中。

    4.2.2.2 战后的历史环境保护运动

    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被单纯的经济增长和机器至上的现状迷惑,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导致了大量平淡无味、极为相似的方盒子建筑的盛行,超人性化的街道、高速路、到处充斥的停车场取代了原有的城市结构。生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足,使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上来,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逐渐缺失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历史保护从点状的保护,发展到成片的、地区性的乃至整座古城的保护,此外还对自然景观、乡土建筑、历史遗迹进行全面的保护。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古建筑以及城市遗产的保护已经蔓延到整个世界范围内。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自发形成的民间保护运动对破坏传统建筑的行为进行抗议;在50代末期,旧金山的市民发动了阻止高速公路穿越旧城的“社区保护”运动;60年代,纽约苏荷街区的市民对高速公路在其间的穿行进行了反抗。

    

图4-1 佩里的“邻里单位”

资料来源: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2.2.3 “人际结合”思想

    在西方整个世界还沉浸在功能理性主义思想与实践的过程中时,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其“非人性”的理念对城市生活的简单、机械的对待和粗暴的肢解,以Team10为先驱代表的注重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价值思想开始崭露头角。1954年,现代建筑师会议的第10小组在《杜恩宣言》里批判了《雅典宪章》的机械的功能分区的理论,指出要按人们不同的特性去研究人类的居住问题,来适应人们丰富多变的社会需求,并提出关怀人和关注社会的“人际结合”思想。Team10强调:城市形态应该源自日常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城市规划者的任务是把人们的社会生活引入空间中,而这种城市和建筑空间应切实地体现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这种充满人文主义思想的小组代表人物英国的Smithson夫妇提出了“簇群城市”的概念,他们认为每个城市都是流动、生长和不断变化的,城市需要有固定记忆的积累,所以城市应该在不破坏原有复杂肌理的基础上改建旧城,延续其生命力,而不是重组整个城市。

    4.2.2.4 文脉主义

    文脉主义强调城市应保持它的魅力,这包含历代城市经验的积累和历史情感的延续。舒玛什于1971年发表的《文脉主义:都市的理想和解体》中最早提出文脉主义。他指出,城市中的所有已经存在着的内容都要设法保护,使之融入城市的整体中,从而让其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文脉强调的是建筑与人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城市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文脉主义主张挖掘和突出城市空间与内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理论思想的影响下,许多理论家开始沉迷于城市的研究。凯文·林奇在1960年发表的《城市意象》中从市民认知和环境感知等人文主义视角,通过实地的调查,探索了人的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对城市物质环境的感知和体验,研究了如何将人对空间的各种认知运用到城市文脉中来。在具体操作层面林奇指出了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区域五个要素,这些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够加深城市的居民和外来的旅游者对城市的感知和认同,进而强调一个美好的城市是市民共识的城市。科林·罗伊是美国文脉主义的提议人之一,他的“拼贴城市”理论反对现代主义按功能划分区域、割裂文脉的做法,他指出城市的发展应该是不同混合功能、内容间的拼贴,鼓励使用各种时代的元素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形成多元的、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

    总的来说,文脉主义的设计手法有地区文脉和时间文脉手法。前者主张将整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加强城市的亲和力和历史文化含量。后者强调从传统城市空间中提取历史符号和信息,通过使用美国通俗文化来增加城市的趣味性,这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兼容的模式结构。文脉主义观点的提出为日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4.2.2.5 公众参与思想的发展

    面对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尖锐矛盾,“规划的社会公正”命题被提出,很多学者意识到物质环境的建造只是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小部分,重要的是要建立广泛的规划公正制度。而这一社会公正命题的提出促进了“公众参与”思想的兴起。

    公众参与思想的代表人物和理论有大卫杜夫的“辩护(倡导)性规划”理论。既是规划师也是律师的大卫杜夫指出,规划师应考虑到各界利益群体的需要,是建立有效率的城市民主的需求,在这种体系中公民应在政策决策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适宜的政策应是通过公众的讨论而制定的。他进一步指出规划师应放弃中立的立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不同利益群体辩护并制定符合其利益的方案,要成为社会不同群体的代言人。

    谢里·安斯坦的“市民参与阶梯”理论根据市民参与程度的不同将其参与规划分为执行操作、教育后执行、提供信息、征询意见、政府退让、合作、权利代表、市民控制八个阶段。谢里·安斯坦认为只有当所有社会利益集团之间建立起一种规划与决策的联合机制,市民的意见才能起作用(见图4-2)。

    赛捷尔和尼斯的“联络性规划”理论是针对规划师群体提出的,他认为规划师在决策过程中应主动发挥作用,而不是以前那种被动式的技术咨询和决策信息的角色。联络性规划强调联络性和交互式的实践,认为规划师个人的沟通和协商技巧能直接影响规划政策和方案的实施。

    公众参与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公众社会利益的保证,而且也标志着规划师角色由“向权利讲授真理”到“参与决策权利”的转变。

    4.2.2.6 芒福德的人本主义思想

    作为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家,芒福德关心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指出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即城市是具有生命的,它不仅可以自我更新,也能生长和死亡;认为城市文化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也能在长久的孕育后突然新生,城市可以借助于多样的文化来延续城市的组织,也可以借鉴其他健康文化的组织来更新城市的生命。此外,芒福德对现代城市中的许多思想也提出了质疑,并指出人们对技术、物质的崇尚否定了人类的正常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正常需要。1961年L·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阐述了他对欧美城市发展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他强调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社会的重建应该从“人的再生”开始,即关心人的各种需求(生存的基本需求、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芒福德指出,以往的城市更新多半仍是将目光锁定在实体环境的建设上,并没有将城市规划同具体的“人”联系起来。

    4.2.2.7 新城市主义

    

图4-2 谢里·安斯坦的“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资料来源: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新城市主义是一种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理论思潮和设计运动,1993年J·康斯特勒在《无地的地理学》中对郊区化无序蔓延出现的高成本、低效率、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内城衰败、城市结构瓦解、侵蚀社会生活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反思。为了改善这种因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城市庞大无度的现状,“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思想应运而生。它主要强调的是在城市内部重新改造因郊区化而被废弃的城市旧城空间,改造旧城中心的精华部分,保持原有的面貌和尺度,通过恢复居民的生活和邻里关系重塑多样性、人性化和社区感的生活氛围,找回以往的场所认同感,重构一个有生气、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邻里社区。然而这种保护并非简单的文物保护,它涵盖了发展、改造、提供新的内涵等更为明确和宽泛的动机;在城市的郊区,采取了一种有节制的、以公交为导向的紧凑的开发模式。

    一方面,新城市主义从侧重于小尺度的城镇内部街坊角度提出了“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raditional Neighbourhood Development,TND)模式,TND主张在社区中采用步行可达的邻里单元和网络性道路,并对土地进行多样性的使用模式(见图4-3);另一方面,从整个大城市区域角度提出了“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TOD主张结合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在其周边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开发复合型功能的社区(见图 4-4)。这两种方式提出的对现代城市空间重构的模式,体现了多样性、社区感、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现代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为营造有吸引力的、可识别的、具有社区感的场所指明了方向。

    

图4-3 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资料来源: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图4-4 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资料来源: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