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完:完整;璧:宝玉。将宝玉完整地归还给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主人。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赵惠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也想得到这块宝玉,便派使者带着书信来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不知赵王是否答应?”

    赵惠文王拿不定主意:给吧,怕上当,不给吧,又怕得罪秦国。这时有个宦官对赵王说:“我向大王推荐一人,此人名叫蔺相如,见多识广,足智多谋,让他去秦国,肯定能将这件事处理妥当。”于是,赵惠文王就派蔺相如为使者,出使秦国。

    蔺相如来到秦国后献上和氏璧,秦王看了赞叹不已,根本没有归还的意思。蔺相如看了暗暗着急,这时,计上心来,对秦王说:“大王,这块宝玉上有一个小小的污点,让我指给大王看吧!”秦王听了信以为真,就把和氏璧还给了他。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对秦王说:“看来大王并非诚心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那就莫怪小人无理了。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就连同这块璧一同撞在这根柱子上!”秦王怕摔坏了宝玉,忙命人拿出地图,将要交换的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不是一般的宝玉,赵王在送和氏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举行隆重的仪式,我才敢把和氏璧献上。”秦王无奈,只得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准备斋戒仪式。蔺相如晚上偷偷地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到了第五天,蔺相如不慌不忙地对秦王说:“我怕受骗,就让人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大王如果真想要和氏璧,就请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赵国一定将和氏璧呈上。”秦王听后很生气,但蔺相如说得句句在理,只能就此作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