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致病条件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致病条件

    二、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致病条件

    正常菌群在宿主体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致病。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正常菌群之间及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引起疾病。这些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的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其致病条件如下:

    1.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正常菌群在人体内有一定的寄居部位,若寄居部位发生改变,则可能成为致病菌。如寄居于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由于手术、外伤、留置导尿管等原因进入腹腔、泌尿生殖道或血液等,可引起腹膜炎、泌尿道感染或败血症。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或放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过度疲劳等原因,均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破坏正常菌群与宿主的平衡关系,导致机会感染的发生。如糖尿病、恶性肿瘤、艾滋病、严重烧伤等患者,常伴发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等感染。

    3.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由于某种原因,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导致机体微生态失衡,称为菌群失调。严重的菌群失调可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称为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症多见于长期或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得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被杀灭,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菌株乘机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伪膜性肠炎、鹅口疮等疾病。这种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有感染疾病中诱发的第二次感染又称二重感染(super infection)。菌群失调的常见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念珠菌等。药物敏感试验可为临床合理应用 抗生素,减少二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