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信息不对称的提出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信息不对称的提出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都是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之下,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当人们认识到自由市场的完全信息假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时候,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性。

    1970年,3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罗夫(J.Akerlof)发表了《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和市场机制》的论文,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他凭着该论文,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一起奠定了“不对称信息学”的基础。该论文曾经因为被认为“肤浅”,先后遭到三家权威的经济学刊物拒绝,几经周折,该论文才得以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

    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也称次品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买方对所购商品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方,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

    根据维基百科等的解释,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参与交易各方所拥有、可影响交易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一般而言,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方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后者例子比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问题有:

    (1)代理人问题。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事。如经理作为全体股东的代理,可能不会始终维护股东的利益,在决策时尽可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2)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是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经常用道德风险概括人们“偷懒”、“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

    (3)逆向选择。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或是形成经济租,引发寻租行为。从经济学方面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