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立克次氏体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_微生物学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由美国医生Howard Taylor Rickettsia在斑疹伤寒患者中首先发现的病原体。他后因研究斑疹伤寒受到感染而牺牲,故把这类病原体命名为立克次氏体以志纪念。

    立克次氏体大小约(0.3~0.7)μm×(1~2)μm,形态呈球状、杆状。细胞壁由脂多糖及蛋白质组成,与革兰氏阴性菌相似。细胞中含RNA和DNA两种核酸。此外还有蛋白质、中性脂肪、磷脂、多糖以及某些酶类。已证实有的种有核糖核蛋白体(核糖体)颗粒。立克次氏体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但能被Giemsa染色法染成紫色或蓝色。

    立克次氏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物,除战壕热(五日热)立克次氏体(R.quintan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而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其宿主一般为虱、蚤、蜱、螨等节肢动物,并可传至人或其他脊椎动物(如啮齿动物)。立克次氏体在细胞内行二分裂法繁殖,在代谢活动较低的宿主细胞中生长较好。一般可用鸡胚、敏感动物或合适的组织培养物(如Hela细胞株等)来培养立克次氏体。研究表明立克次氏体不能独立生活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能量代谢系统不完全,如不能利用葡萄糖产能而只能氧化谷氨酸产能;二是酶系统不完全,缺少代谢活动必需的脱氢酶(如NAD)和辅酶A(CoA)等;三是细胞膜的渗透性过大,虽然有利于从宿主细胞内吸收养料,但在环境中生活时体内物质也易于渗漏失去。

    立克次氏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56℃ 30min即被灭活,但对低温及干燥的抵抗力强。立克次氏体对化学消毒剂及常用的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人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热、Q热等均由立克次氏体所致。

    1972年,Windsor和Black在感病的植物组织中观察到类似立克次氏体的病原,称其类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like-organisms,简称RLO)或类立克次氏体细菌(Rickettsia like-bacteri-a,简称RLB)。类立克次氏体是植物的一种新病原,至今已报道过的类立克次氏体有30多种。仅几种类立克次氏体在体外培养获得成功。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见表1-7。

    表1-7 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