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积极入世,恬淡出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积极入世,恬淡出世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智慧品读

    诸葛亮是我们熟知的三国名相,他在战乱流离中度过少年时代,年轻时兢兢业业、努力求索才在成年时购置襄阳城西的隆中的一片田产,自此过着“躬耕垄亩”的生活。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内心的抱负和闪光的才华,他虽隐居躬耕,却名扬在外,所以人称“卧龙先生”。

    他虽然身居隆中,却胸怀国家。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说:“诸葛孔明是人中之龙,如果有他为您出谋划策,大计定成。但是要劝得此人出仕,一定要主公亲自屈驾迎请才可以。”刘备求贤若渴,当下答应下来。

    于是历史上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佳话。刘备得与诸葛亮相见后就在诸葛亮的茅屋里请教起天下大计。刘备说:“汉室倾危,佞臣当道,我自不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却因智术短浅,无所成就,但是我并不因此失志。冒昧请问先生天下可有使我完成宿愿的大计?”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感动,不仅对天下的形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为刘备指出了成就大业的长远大计。理路之清楚,建议之中肯,让刘备三兄弟五体投地。

    后来,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我之得孔明,犹鱼得水。”诸葛亮也凭借刘备的知遇之恩,施展了自己的抱负,成就了千古名相的传奇。

    在对待人生的问题上,孔明一方面恬淡出世,品味林泉真趣。另一方面又抓住机会积极入世,实现理想抱负。他的一生是出世和入世的完美融合。

    而当一个人已经身在世中,却急功近利、不择手段,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像荡秋千一样,无论荡多高终会静止于原点。

    党仁弘原是隋朝末年的一名武将,李渊太原起兵后,他率两千人马归顺高祖,是唐朝著名的开国元勋之一。他办事干练,很有才略,四方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在晚年任广州都督时,却变得十分贪婪,贪赃枉法。最后经人检举,查获他赃款百余万,罪当处死。李世民看党仁弘操劳一生,又是开国老臣,不忍杀他,便免其死刑,贬为普通百姓,流放钦州。

    党仁弘晚节不保,险遭斩杀,是因为他在高位上缺少淡泊林泉的志趣所致。他只要多些俭朴,少些贪婪,就不致身败名裂了。而今的时代,我们已经不再纠结于入世和出世之间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人已经丢弃了二者融合的精神实质。

    出世可以作为一种处事心态,在今天可以等同于理智、淡泊、镇定等美好品质,当一个人以这样的心态去工作时,就不会因为急功近利而迷失前进的方向,即使施展抱负、追逐梦想的过程很漫长,也能持之以恒,垂钓机遇。

    与此相对,入世可以作为一种处事方式,既然确定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某份工作,就不竭余力地把它做到最好,并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心,冷静地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轻言放弃。另外,一个生而普通的人,如果有积极入世的打算,却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就会随波逐流,终生逃不出碌碌无为的人生轮回。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淡泊让我们从容淡定,积极让我们矢志不渝,而抱负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要想铸就不一样的人生,三者缺一不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