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儒家的社会理想——进德修业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儒家的社会理想——进德修业

    

    儒家的社会理想

    《周易·乾》有云:“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此释“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乾乾”就是要不断进取。靠什么去进取呢?靠“进德修业”。“进德”是增进德行的修养,通过“忠信”的磨炼,有了忠信才能增进美德。“修业”是功业上的积蓄。

    儒家思想是一种主张积极入世的思想。其最可贵之处在于提出了一整套对整个社会道德的规范性要求,通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有耻且格”成为可能。这就为历代政治家以德治国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从舜时期的“敬敷五教”,到孔孟提出的“四端”“五常”,以至于其后的四维八德,儒家思想与社会规范高度契合,提出了一系列超越时代局限性的道德规范,并且被整个传统社会广泛接受。明太祖朱元璋教育子女时特别重视品德教育,他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道:“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进德’,即进益道德;‘修业’,即修营功业。古代的君子,德充于内,又见于外,故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皆避之。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于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必治,否则必败。”朱元璋的话不仅是对古代皇家子弟应该接受进德修业教育的劝诫,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期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