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基本特征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基本特征

    四 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基本特征

    (一)三级普通话

    1.一级普通话

    “一级”是代表普通话标准的级别,可以称为“标准级”。

    一级普通话具有以下特征:

    (1)语音标准。在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也就是说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语音系统不出现问题,符合标准规范,个别字音、字调允许出现误读现象。

    (2)词汇语法正确无误。熟练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系统,在口语表达时,词汇、语法方面不出现任何失误。

    (3)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即不出现任何带有方言性质的语调,语调的其他偏误也比较少,在听感上十分自然流畅,表明普通话水平已达到自然流畅的程度。

    (4)失分率在8%以内,即得分在92分或92分以上。

    2.二级普通话

    “二级”介于“一级”与“三级”之间,是相对标准或接近标准的级别,可以称为“比较标准级”。

    二级普通话具有以下特征:

    (1)语音基本标准。即声母、韵母、声调遗留一类或两类成系统的语音错误或同时出现两类、三类成系统的语音缺陷现象。

    (2)词汇、语法有少量的失误。在普通话词汇、语法系统的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熟练性,口语表达中会出现带有方言性质的词汇、语法。

    (3)带有方言性质的语调,但不太明显。在语气语调方面没有达到普通话语调的要求,使用普通话的熟练程度尚存在一定缺陷。

    (4)失分率在8.1%-20%以内,即得分在91.9分以下,80分或80分以上。

    3.三级普通话

    “三级”是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初级阶段,尽管不太标准,但通常我们会认为,说话人是在说普通话。可以称为“不太标准的普通话”。

    三级普通话具有以下特征:

    (1)语音、词汇、语法同时存在明显的或较多的失误。语音的失误甚至已经超出常见的错误范围,有些词由于发音不准或使用方言的表达方式会让人难以理解。

    (2)带有明显的方言性质的语调。

    (3)失分率在20.1%-40%以内,即得分在79.9分以下,60分或60分以上。

    (二)三级六等普通话

    1.一级甲等

    “一级”是代表普通话标准的级别,“一级甲等”就是在“一级”内代表最为纯正的普通话的等级。我们说“普通话只有一个标准”,“一级甲等”就是这个标准的代表。

    一级甲等普通话的基本特征:

    (1)没有明显的语音缺陷。一级甲等是纯正的普通话,不能出现明显的语音缺陷,更不能出现成系统的语音问题。评为一级甲等的人员在被测时,也会有失误,但这种失误只允许是极少的、偶然出现的,而且这种极少的失误不能集中在同一种类型上。在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如果其中一项同类“缺陷”问题反复出现5次以上,就可以基本认定是存在成系统的语音缺陷。偶然出现1-2次(即3次以内),不可断定为有明显的“语音缺陷”。同样,在“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中,语音失误量也不能达到5次以上。

    (2)没有任何方言语调的成分。“方言语调”是指带方言性质的语调,这种语调成分只有在方言中有,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进入一级甲等的普通话口语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方言色彩。

    (3)语速正常,停顿没有错误。语速、停顿等是反映应试者朗读书面材料水平和口语表达流畅程度的主要方面之一。进入一级甲等普通话水平的应试人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测试中不允许在停顿方面出现明显的错误。在实际测试中,进入一级甲等的,也会有偶然出现停顿不当的情况,但一般不应是明显的停顿错误。

    (4)不出现任何方言词汇、语法现象。这主要体现在第四项“选择判断测试”和第五项“说话”中运用词语、语法正确,在这方面不失分。《标准》对“一级”的表述,明确规定:“词汇、语法正确无误”,对一级甲等无疑应该严格要求。《大纲》在第五项“命题说话”的评分中规定:“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扣0.5分、1分。”“词汇、语法屡有不规范的情况,扣2分、3分。”如果在此项失分,也很难进入一级甲等。

    (5)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和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的失分率一般不超过5%。一级甲等的失误,常常出现在这两项测试当中。但失误率超过5%,即标志累积失分超过1.5分,进入一级甲等比较困难。由于不能保证其他三项不失分,这两项只有1%-3%的失分率,即两项相加失分最多不超过1分,才有可能进入一级甲等。

    2.一级乙等

    “级”内的“甲等”与“乙等”的区分是通过一定失分“量”的划分出来的,而“级”与“级”之间的界线是在失分的“量”累积上产生的“质”的区分。一级乙等与二级甲等之间的界线实际上是一级与二级这两个“级”的区分。

    一级乙等普通话的基本特征:

    (1)会出现成系统的语音失误。在等级标准中,一级要求“语音标准”是指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标准,不包括偶然出现的语音错误,以及受方言影响遗留的非系统的语音错误。因此,存在一类或两类以上系统性的语音错误,或存在两类以上系统性的语音缺陷,从量化实际评分上看,不可能进入一级乙等。

    (2)字音失误比例较低。在第三项“朗读”中字音错误失分在1分以内(即相当于10个字音错误,此处仅限于字音错误,不包括“漏读”的失分情况),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扣分不达到1分;在第五项“说话”的“语音面貌”中语音失误不超过10次,还是有可能进入一级乙等的。

    (3)方言语调不明显,不出现带有明显方言特点的语调现象。在“朗读”测试项中,语调偏误扣分不能达到1分。

    (4)词汇、语法规范,不失分。

    (5)表达自然、流畅。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两个方面掌握得都比较好。在“朗读”项的“停连不当”“朗读不流畅”评分项中不应失分;“说话”的“自然流畅程度”评分项不失分。

    这些基本特征显示的是比较稳定的一级乙等普通话,92-93分的普通话会存在突破某一个特征的现象。

    3.二级甲等

    二级甲等普通话上限与一级乙等普通话衔接,具有一级乙等普通话的某些特征;下限与二级乙等普通话牵手,具有二级乙等普通话的部分特征。

    二级甲等普通话的基本特征:

    (1)语音基本标准。声韵调的发音基本标准,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不出现成系统的语音错误,即使是涵盖常用字较少的声母和韵母,也不出现不会发音的现象。

    (2)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方言语调不明显,在“朗读”测试项中,语调偏误扣分不能达到1分。在“朗读”项的“停连不当”“朗读不流畅”评分项中不失分;“说话”的“自然流畅程度”评分项不失分。

    (2)词汇、语法极少有误。会出现使用方言词汇、语法现象,但数量极少,是偶然性的。

    4.二级乙等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等级。达到这一等级,即可以称为“比较标准”,因此也成为许多行业的达标等级。

    二级乙等普通话的基本特征:

    (1)语音不太标准。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出现成系统的语音错误。甚至涵盖常用字字音比较多的,例如舌尖后音声母zh、ch、sh,或前后鼻音韵母的区分等都可能出现问题。

    (2)方言语调不明显。尽管个别声调调值不准,但声调没有出现成系统的错误现象,停顿、轻重、句调等语调问题也不明显,有方言语调但不明显。

    (3)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现象,但不多。

    5.三级甲等

    这个等级还是比较能够被接受的,因为它在日常交际中已基本上不会产生障碍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属于普及级。

    三级甲等普通话的基本特征:

    (1)语音失误较多,声调也出现成系统的缺陷。

    (2)方言语调比较明显。因为声调的问题比较明显,再加上语调的其他一些要素掌握得不够理想,所以方言语调体现得比较明显。在“朗读”项中“语调偏误”扣分会达到1分以上。

    (3)词汇、语法有失误。

    6.三级乙等

    三级乙等普通话的最低分可以是60分,是普通话等级的最低分,60分以下就不能称为普通话了。这就决定了三级乙等普通话是一种由方言向普通话过渡阶段的语言,方言的痕迹明显。

    三级乙等普通话的基本特征:

    (1)方音特征突出。语音系统混杂较多的方言成分,发音的稳定性较差,声韵调问题非常突出,以至于有些语音无法让人听懂,有些表达无法让人明白其含义,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在“说话”项中,可以定性为“方音明显”或“方音重”。

    (2)方言语调明显。首先是声调问题突出,影响了整个语调系统。在表达的流畅性方面也受到重大影响,“语调偏误”“自然流畅度”等方面都会扣分。

    (3)词汇、语法失误较多。大量出现方言词汇、语法现象。

    (三)不进入等级(不入等级)水平

    这种不进入等级(不入等级)的情况简称为“不进级”或“不入级”,是指失分率超过40%,量化评分在59.9分以下的情况。评定“不入级”的情况主要依据测试量化评分的结果,即测试评分不满60分的,不能进入等级。当然也不能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