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中国农民调查》的功过毁誉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农民调查》的功过毁誉

    《中国农民调查》的功过毁誉

    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在某中餐馆看到一份中文报纸,上面刊登了一则消息,言中国安徽作家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获得了欧洲华人设的一项大奖,奖金五万欧元。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包副社长介绍,此前该书已获一项国外华人的奖,奖金十万美元。对于这些奖,因为不清楚其背景,不清楚设奖评奖者的政治倾向,不清楚利弊得失,所以不好说什么。

    《中国农民调查》这本书我看过,书中描述了近二三十年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包括农民沉重的负担,农民的贫困,包括对农民的忽视轻视蔑视,对农民的压制与迫害,等等。事实触目惊心,分析鞭辟入里。这些年来,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只是没有这本书来得全面和系统罢了。所以看了这本书,人们并不会大惊,不会炸锅,不会对公民心态和社会秩序造成震荡和动荡。

    《中国农民调查》出版后,一时好评如潮,除了读者的喝彩,学者的推介外,官方也给予了相当高的荣誉。作者所在地政府,曾召开表彰会,奖励作者数万元人民币。

    但是,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在度过了一段如新婚般甜蜜的岁月后,《中国农民调查》似乎走了麦城。据说受到了某些部门和某些人的严厉批评,又据说公开或半公开地禁止此书的发行。我所看到的书,是从朋友处借来的,后来到江浙沪学习考察时,在一个小镇上买到了一本。关于这本书的“问题”,似乎明白一点,又似乎不明白。我想,主要的,是否将不该透露的透露了?将问题集中起来披露了?太自然主义,未予适当剪裁处理了?容易给西方媒体提供口实了?可能都有些关系吧。可是,它的正面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给当政者敲响了警钟,它为研究者提供了素材,它唤醒了国民沉睡的良知和责任感,它为解决三农问题,为创造和谐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我想,今年国家之所以大动作大幅度地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办事,固然有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水到渠成的因素,恐怕也与许多的研究者记者的奔波呼吁分不开,与《中国农民调查》的出版发行分不开。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国家、民众以及历史都应当为关心中国三农问题的人们记上一笔。对于《中国农民调查》,似也应冷静客观地予以看待和对待。对它的不足以至错误处要予以批评,对它的正面影响正面意义也要予以肯定以至表彰。取这样的态度,窃以为是科学的,对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取这样的态度,也才能使我们少犯和不犯错误。

    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2004.11.1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