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外耳道耵聍栓塞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外耳道耵聍栓塞

    

    所谓耵聍,乃是外耳道软骨段皮肤所特有的耵聍腺产生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痂块,正常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在某些特殊因素影响下,若耵聍积聚成团而阻塞于外耳道,以致妨碍听力,甚至因为继发外耳道皮肤炎症反应而引发疼痛症状时,乃称外耳道耵聍栓塞(impacted cerumen)。造成耵聍栓塞的常见原因有多种,如耵聍腺分泌过多,与外耳道脱落的上皮混合成团而不易排出;外耳道狭窄、瘢痕、皮肤增厚、异物、肿瘤、畸形等,使耵聍排出受阻。

    中医称外耳道耵聍栓塞为“耵耳”。

    (一)西医

    【诊断要点】

    1.病史 平素可能因外耳道耵聍较多而有喜好挖耳之习惯。

    2.症状 可能常感觉轻微耳内不适感。若耵聍完全堵塞外耳道,可致听力下降,并伴耳鸣。外耳道进水后,耵聍遇水膨胀,可有耳胀痛不适,耳闭堵加重。若因而继发外耳道皮肤感染,则可见明显耳痛。

    3.体征 外耳道内有棕褐色或黑色团块状耵聍堵塞,质硬如石,或质软如蜡。若继发外耳道皮肤感染,则见耵聍周围外耳道皮肤红肿,有耳廓牵拉痛。

    4.检查 听力检查可以为传导性聋。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保持外耳道干燥,勿自行掏耳,谨防外耳道皮肤受损而继发感染。

    2.特殊治疗 设法清除耵聍。

    【治疗方案】

    1.软化消除 对于非常坚硬的耵聍团块,应将其软化后才能安全取出。可以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液状石蜡滴耳,1次/ (2~3)h,连续用药3~4天,然后进行外耳道冲洗,或以器械取出之。

    2.生理盐水冲洗 应用软化耵聍的药物后,耵聍已变得非常稀软者,可以用温生理盐水进行外耳道冲洗,利用冲洗液的冲力将外耳道内积留的耵聍冲出。冲洗时应注意,注入水流应朝向外耳道后上壁,以充分利用水的回流力量将耵聍冲出。当外耳道皮肤有继发性感染时,忌用此法。

    3.抽吸 对于本身为稀软性质的油状耵聍,或是已用药物充分软化的糊状耵聍,可以应用小号吸引器头进行外耳道抽吸,能够有效清除外耳道耵聍。如能够在显微镜下操作,则更为安全可靠。操作应在明视下进行,吸引器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4.抗感染治疗 耳道皮肤已经存在明显继发性感染而疼痛剧烈者,应先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急性感染,待感染症状缓解后再行耵聍取除操作。一般予以口服抗生素即可,如阿莫西林胶囊, 0.5~1.0g/次,口服,3~4次/d;或左氧氟沙星,200mg/次,口服, 2次/d;或头孢拉定250~500mg/次,口服,4次/d。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胃肠外途径给药,如青霉素G,0.48g(80万U)/次,肌内注射,1次/8h;或0.96g(160万U)/次,静脉滴注,1次/12h。

    5.抗生素应用 取出耵聍后,外耳道皮肤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或已经表现继发性感染者,一般应予以口服抗生素处理,如阿莫西林胶囊,0.5~1.0g/次,口服,3~4次/d;或左氧氟沙星, 200mg/次,口服,2次/d;或头孢拉定250~500mg/次,口服,4次/d。

    6.麻醉处理 如过外耳道堵塞之耵聍团块非常巨大而患者对疼痛又非常敏感,或疑为外耳道胆脂瘤类病变,或为极不合作的幼儿,必要时可以考虑应用短暂基础麻醉类药物后再进行耵聍或外耳道胆脂瘤等病变的局部处理。

    (二)中医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耵耳乃肝胆湿热循经浸润耳窍,搏结耳道津液,形成过多油垢;或风热邪毒外犯耳窍,搏结耳道津液,形成油耳,堵塞耳道,耳闭失聪。日久热伤阴分,转为干性团块,若遇水膨胀,堵闭更甚。

    【辨证论治】 若于外耳道耵聍栓塞中或取除耵聍后继发外耳道皮肤感染,应选用疏风清热解毒,或清泻肝胆湿热之中药内服,促使外耳道感染尽快消散。

    (三)中西医结合

    【思路】 由于本病主要是因耵聍的机械性栓塞所致,或者是在机械性栓塞的基础上,耵聍本身体积不断增加而对外耳道皮肤产生的缓慢性压迫效应,或因外耳道进水而引起的耵聍团块迅速膨胀而对外耳道皮肤产生的速发性刺激,不仅妨碍听觉,还使得外耳道皮肤发生炎症反应,甚至因继发细菌感染而并发外耳道炎。因此,其治疗措施首先在于清除阻塞的耵聍团块。只要耵聍团块得以安全有效的清除,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所以,从本质上看,药物治疗并非本病的必须手段。但是,有些情况下,耵聍团块可以结得非常巨大,不仅硬实如石,耵聍钩之类的器械无法操作,或者因为耵聍在外耳道内的适形性增大,与外耳道皮肤紧密贴附,正常状况下无法分离,患者也难以忍受生拉硬拽所产生的痛苦。此时,就需要利用特殊的药物处理,或药物加手法操作以处之,以安全无痛或少痛地取出外耳道耵聍团块。又因为本病的诊疗过程比较短暂,一旦耵聍取除殆尽,即使存在某些继发性病变,其持续时间也不长,因而本病患者一般少用全身辨证论治方案。只有在外耳道皮肤出现持续较久的感染或溃疡等罕见情况下,有时可以中药外用制剂局部施治。

    (四)注意事项

    积极治疗其他外耳道疾病,戒除挖耳习惯。取外耳道耵聍时应十分小心,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一旦发生外耳道皮肤损伤,应及早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