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成像的基本概念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成像的基本概念

    1.5.2 成像的基本概念

    无论是自发光的物体,还是被照明而发光的物体,均可视为其表面是由许多点光源组成的。每个点光源均发射出球面波,从光束的角度看,即发出同心光束。

    光学系统的基本作用,是接收由物体表面各点发出的入射波面的一部分,并改变其形状,最终生成物体的像。从光束的角度看,光学系统的成像,本质上就是进行“光束变换”,即将一个发散或会聚的同心光束,经过系统的一系列折射和反射后,变换成为一个新的会聚或发散的同心光束。如图1.26(a)所示,即为A点发出的一发散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得到一会聚于A'点的会聚同心光束。一般地说,在光学系统理想成像的条件下,同心光束经系统变换后,仍将得到一同心光束。入射到光学系统的同心光束的中心(交点)A称为物点;从光学系统出射的同心光束的中心A'称为像点。在特殊情况下,像点也可能与物点重合。由光路的可逆原理,若将物点放在A'处,则在A处也将得到物点的像。为此,称光学系统变换前后的两同心光束的中心为共轭点。相应的光线和光束称为共轭光线和共轭光束。

    img56

    

    图1.26 光束变换

    同心光束各光线实际通过的交点,称为实物点和实像点,由这样的点所构成的物和像称为实物和实像。实像可被眼睛及其它接受器(底片、屏幕等)所接收。

    由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所形成的物点和像点(实际光线并不通过它),称为虚物点和虚像点。由这样的虚点所构成的物和像,称为虚物和虚像。虚物通常是前方系统所成的像;虚像可以被眼睛感受,但却不能在屏幕或底片上接收到。

    物与像是相对的,前方系统所生成的像,即为后方系统的物。

    img57

    

    图1.27 虚物成虚像

    凡物所在的空间(包括实物和虚物),即为物空间;像(包括实像和虚像)所在的空间称为像空间。根据前面的定义,在规定光线自左向右进行的前提下,显然,整个光学系统第一面左方的空间为“实物空间”,第一面右方的空间为“虚物空间”;整个光学系统最后一面右方的空间为“实像空间”,最后一面左方的空间为“虚像空间”。整个物空间与像空间均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因此,不能机械地按空间位置来划分物空间与像空间。例如,那种认为只有整个光学系统第一面左方的空间才是物空间、光学系统最后一面右方的空间才是像空间的看法,显然是片面、错误的。图1.27表示一个光学系统将虚物成一虚像。

    还应注意的是,在进行光学计算时,不论是对整个系统,还是每一个折射面,其物方折射率均应按实际入射光线所在的介质的折射率来计算;其像方折射率,应按实际出射光线所在介质的折射率计算。

    如果物点A发出的同心光束(对应于球面波),经光学系统后,出射的是以A'为中心的同心光束(也对应于球面波),即点成点像,则称A'为物点A的完善像或理想像。同心光束由于全部光线交于一点,即光能量集中于一点,所以成像清晰。

    img58

    

    图1.28 多面光学系统的等光程条件

    在光传播的过程中,沿着光线方向的任意二个波阵面之间的光程是相等的。因此,物点A及其完善像点A'之间必光程相等。即由物点发出的通过光学系统到达像点的任意光路的光程均相等。图1.28表示由K个面所组成的光学系统,物点A1经系统后成完善像点A'k。显然,应有如下的光程关系:

    img59

    或表为:[A1Ak']=常数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等光程是完善成像的物理条件。

    如果一点发出的同心光束(球面波),经过光学系统折射反射后,不再是同心光束,而成为一像散光束(见图1.26(b)),即其对应波面发生变形,不再为球面,则称系统所成的像是不完善像(非理想像)。此时,点不再成点像,而是一能量分散的弥散斑。一般地说,实际光学系统成像往往是不完善的。有时,即便对某些特定点满足等光程条件,可以成完善像;但当物体有一定大小时,则成像不完善(例如对一定大小的物体,其轴上点成像完善,轴外点成像不完善)。物体所成的不完善像与其完善像之间的差别即为“像差”。

    设计对有一定大小物体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是相当困难的,但光学设计的目标就是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出具有尽可能小的像差、像质优良的光学系统。因此,有关光学系统与镜头的像质优化的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光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