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为什么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什么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词出自《庄子?天道》。即“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在庄子看来,人们的意思从“道”而来,而“道”是无迹象可寻的,因此意思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也体现了“道”的最高真理,或者说人们对这种最高真理的认识和感悟。

    这与孔子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有些类似的地方,也传承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和理论。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庄子由一个故事引发的想象。

    据说,春秋时期,齐桓公在堂上看书。一个名叫轮扁的老木匠在堂下做活,看到齐桓公看得很认真,就好奇地问:“大王,您读的什么书啊?”齐桓公说:“我读的是圣人写的书。”

    轮扁问:“这些圣人现在还活着吗?”

    齐桓公回答:“他们早死了。”

    轮扁笑道:“既然写这些书的圣人早就死了,那么您现在读的只是那些古人的糟粕而已,哪里值得你这样下工夫呢?”

    齐桓公很生气,说:“哪有你说话的份?今天你如果能够说出些道理,这件事情就容易解决,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我就要治你的死罪。”

    轮扁急忙解释说:“大王请息怒,我并没有不尊重你的意思,也不是故意要诋毁古代的圣人。我是用自己做车轮子的经验来做对比的。做车轮子是一件细致、微妙的技术活,砍木头的速度如果慢了,做出来的车轮就不会坚固;快了,又会滞涩而难以嵌入。要做到恰到好处,即不慢不快,得心应手,这其中自有奥妙。但这种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没办法把这样的绝技传授给我儿子,我儿子也没有办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样的绝技。所以,我现在70岁了,还找不到接班人,只好在这里为大王做车轮子。由此类推,古代的圣人死了,他们高妙的思想因为不可言传而随圣人一道消失了,因此说,你现在所读的书,只不过是圣人的糟粕而已。”

    这个故事体现了“言”和“意”的关系。轮扁认为语言是僵死的,人类的思想意识却是极为丰富、微妙的,因此,语言和思想是两码事,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