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转折复句的变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转折复句的变化

    五、转折复句的变化

    转折复句指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头的分句不能顺着前头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了一个弯,它一般分转折式和让步式两类。古今汉语中的转折复句,大都使用关联词。

    古汉语中,配合文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常见的有“而、则、乃、又、亦”等。本身有转折义的连词有“顾、亦、然、然而、但、但是”等。

    ①卫候欲叛晋,而叛诸大夫。(左传·定公八年)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战国策·燕策三)

    ③夫环而攻之,公定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古代汉语里,“但”常用作表示限止的副词,大约在六朝前后,“但”才演化为连词:

    ①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世说新语)

    直到唐代,“但”还是大多用于副词,用于转折连词的比较少见,直到宋代,“但”表示的用法才逐渐多起来。如:

    ①韩公天资高,但学识浅。(朱子语类辑略)

    ②先公议论好,但只是行不得。(朱子语类辑略)

    “但是”用作转折连词不晚于晚唐五代

    ①长者为师兄,少者为师弟,但是只获得个假底,圣贤便是有得个真底。(朱子语类辑略)

    ②亦能间壁写字,但是墨较淡。(朱子语类)

    ③如此为类,今也只得恁地解,但是不甚亲切。(朱子语类)

    元明以前,“但是”用作连词的例子还是比较少见。到了清代,例子才开始多起来。如:

    ⑤看见秦氏的光景虽未甚添病,但是那脸上的肉全瘦干了。(红楼梦)

    ⑥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儒林外史)

    转折连词“不过”也是由范围副词转变来的。下面的例子①似乎可以看作较早的例子:

    ①臣于陛下无功,不过在先朝有议论丝发之功。(邵氏闻见录)

    这里的“不过”,也许还可以视为用来限定范围的副词,这样看来,“不过”作为连词的典型用例要晚于宋元之后,下面是明清文献的例子:

    ②前两回虽羸,不过是一猛之性。(西游记)

    ③我何曾要去,不过拿来预备看。(红楼梦)

    让步式转折是转折复句的另一种形式,一般是先让步说一句,再转入正面意思。古汉语中这类转折的关联词常有“虽、虽则、虽然、是从”以及“虽……然……、虽……却、虽然……但是……”等。

    ①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诗经·小雅)

    ②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经·大雅)

    ③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史记·张仪列传)

    ④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左传·定公元年)

    古汉语中的“虽然”往往和现代汉语不同。古汉语中它是两个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然”是代词,相当于“这样”。如“虽然,公输盘为我为去梯,必取宋”(墨子·公输)就是这种用法。

    随着“然”代词性功能的消失,“虽然”由特殊结构形式转变为表示转折的让步连词,用作连词的“虽然”,在唐五代文献里已经常见了。如:

    ①虽然畜两眼,终是一双盲。(王梵志诗)

    ②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寒山子诗集)

    ③一虎虽然猛,不如众狗强。(敦煌变文集)

    ④虽然蕊内含香气,争那金风未到来。(敦煌变文集)

    ⑤虽然不受,不得不与他。(祖堂集)

    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表示重转。主要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虽然……却”等。

    二是表示轻转。主要有“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等。

    三是表示弱转。主要有“只是、不过、倒”等。

    下面我们就以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转折词的运用来看看现代汉语中转折词的运用问题。

    转折关系表示出句子前后部分意义的逆向发展。一般情况下,语句的转折关系须借助“但是、可是、而、然而、却、不过、只是”等关联词来表达。这些转折词表示的转折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表达效果也各有差异。鲁迅先生就是使用转折词的大家,他的政论作品,几乎无一篇不大量运用转折词,且常有独创性。《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使用转折词达三十余处,轻转重转相间,直转婉转并用,强调语气和补充内容交替,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轻转

    轻转是和重转相对而言的,它表示的转折语气更轻,更委婉一些。《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运用轻转词并不多。

    ①……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

    ②至于此外的别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上面句子中的“只是”、“不过”都表示出一定的转折意义,只不过其转折程度比“但是、然而”等要轻。“只是”、“不过”表示转折,主要有这样三个特征:一是这种转折词的本义并不是超出预期,而是意在修正和补充。以①为例,用“只是”作转,后文的意思只起到了修订和补充前文意思的作用,前文“已是致命的创伤”和后文“只是没有便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意义差别,后文只对前文内容作了具体说明。二是这种转折词组成了前重后轻的转折关系。一般说来,转折词的后文比前文要重一些,由轻转词组成的转折句却例外,把内容的重点落在了前面。例②中意义侧重在“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后句“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从转折的力量上只抵消了前句的一部分,内容前重后轻。三是这种轻转词的转折语气比较舒缓委婉,并不带有强烈的语气反差。总而言之,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恰当使用轻转词,除产生了转折词的一般作用外,还产生了表达准确精当,构思灵活缜密的逻辑效果。

    轻转词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语义的转折上,还含有语义的限定、强调或补充,从逻辑内涵上,仍以转折为主。

    (二)重转

    这是一种语气比较强烈的转折,这种转折词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反复出现,产生了独特的表达效果。

    ③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于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④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的微漠的悲哀。

    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⑥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这些重转词主要由“而、然而、但是、但、可是、却”等组成。一般认为,这类转折词在用法上并没有大的差别,差别只在雅和俗的程度上。“可是”口语化一些,“却”更文雅一些。其实,由于语境的不同,这些转折词也表现出意义上的差别。

    其一,在句中只是造成语气上的转折。

    ①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她,也被击中,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便死掉了。

    ②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

    从上面两例中可以看出,转折词连续的前后文在意义上并没出现转折,转折词在句中只是造成语气上的反差,它所引进连接的后文,是对前文内容的限止或补充,前后文同时肯定要说明的事情,内容上并无主次之分。这种通过语气变化形成转折的句式,内容是连续的,没有转化的。这种转折,近似于轻转,只是转折语气没有轻转舒缓。

    其二,在句中造成语义上的转折。

    ①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②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转折词连接的前后文不仅在语气上出现反差,在意义上也出现反差。后文的内容对前文并非限止或补充,而是语锋一转,形成意义上的转折。

    其三,除了在句中造成意义上的转折外,还形成了句子的偏正关系。

    ①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②这虽然对于死者毫无相干,但在生者,却不抵只能如此而已。

    以上句中转折词连接的前后文无论从语气上还是意义上都相反或不一致,除了构成语义上的转折外,“但、却”等还和“虽然”等词相呼应,表示让步,把前文的意义放到次要位置上,句子的重点落在后文,使句子前轻后重,形成了偏正关系。

    重转词的运用,使文章内容晓畅明白,行文跌宕起伏,表达准确有力,避免了一般政论文的平铺直议。

    重转词和轻转词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从语气上看,重转词表现意味并不那么委婉,转折语气较直露一些。从内容上看,重转词连接的前后文转折界限比较分明。从使用范围看,重转词侧重于书面,轻转词多用于口语。

    (三)转折词的特殊使用。鲁迅先生十分善于运用转折词,在他的作品中,转折词不仅用于文句意义的转换、延续、补充和限定,还用于文章的组合,段落的过渡,甚至形象的刻画。我们还记得《祝福》中的那个鲁四老爷吗?作者多次借用“可是,然而……”的人物语言,传神地刻画出了这个封建卫道士的心灵世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几个转折词也用得颇具匠心。

    一是转折词的连用,形成了表达效果强烈的句式。

    ①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在这里,或重转词并用,或轻转、重转词连用,轻重相间,灵活得当,既体现了意义的差别,又产生了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是转折词作为文句组合的纽带。一般情况下,转折词主要用于句子的关联组合中,《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还把转折词用于段落的连接,章节的过渡,其作用超出了一般转折词的范畴。

    ①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但”在这是除了具有转折词的一般作用外,还具有加强语气,构成排比等方面的作用,着一词而意境全出,包盈着丰富的逻辑内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