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亚洲猎豹——动物界的速跑冠军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亚洲猎豹——动物界的速跑冠军

亚洲猎豹_他们正在灭绝

    十一、亚洲猎豹

    小档案

    别  名:印度猎豹

    学  名:Indian cheetah

    分类等级:食肉目 猫科

    地  点:南亚和中东特别是印度地区灭绝时间:1948年

    在作品《九歌·山鬼》里,屈原用了这样一段话来形容巫山女神因见心上人心切,乘赤豹去赴约:“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尽管最终还是迟到,徒留遗憾,但神女、赤豹这一形象,却成了后代画家的最爱。

    在许多画家的笔下,那只赤豹常被画成金钱豹的模样。可在元代大书画家赵孟img96的《九歌图册》中,情况就不同了。他一改以前不少画家笔下的“赤豹”的形象,将人们已习惯的金钱豹改画成猎豹的形象。可能在他的心目中,只有猎豹才是神女理想的坐骑。

    

    亚洲猎豹画像

    img97

    在古代中国,是否有猎豹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南亚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如印度、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已被确切证明均曾有过猎豹分布。亚洲猎豹与其他豹属动物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动物界中被冠以“速跑冠军”的亚洲猎豹为什么会迅速走向灭绝?这些都成了我们心目中一个个谜团。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谜底,盘点一下亚洲猎豹的特点吧。

    亚洲猎豹的皮毛呈棕褐色,小而圆的黑斑点缀其中。毛发不长,甚至有点粗糙。与一般的猫科动物相比,它的头相对较小,鼻子两侧的黑色条纹清晰明亮,身体瘦而有型,四肢细长而发达,使其奔跑迅速有力。它们一般体长1.4~1.5米,尾长0.6~0.75米,高约1米,体重50~60千克。

    由于长久栖息在半干旱沙漠、草原丛林中,亚洲猎豹练就了过硬的运动本领。它们是跑得最快的陆栖动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动物界的“速跑冠军”。它的四肢像狗爪一般,尖细、强劲,加上腿长、体瘦,仅仅2秒钟,亚洲猎豹就可以迅速完成从静止到起跑,再达到70千米时速的转变,在数百米之内,它的奔跑速度就能达到每小时113千米。它们不仅起跑快,而且跳跃能力也特强——一次跳跃可达9.1米高。

    亚洲猎豹正是凭借出色的冲刺、奔跑速度,使许多动物如羚羊、鸵鸟等都成为了自己的美餐。一直以来,苍茫的大漠、宽广的草原、茂密的丛林提供给了亚洲猎豹纵情驰骋的舞台和充足的猎物,使它的日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捕杀猎物方面,亚洲猎豹凶猛、快捷、命中率高,但面对人类,它似乎变得温顺起来。我们几乎没有它袭击人类的记录,更别说主动攻击人类了。这种习性给猎豹带来了厄运。

    

    小亚洲猎豹

    img98

    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驯养它们,把它们当做宠物或打猎的助手。现代人在电影里呈现的埃及女王皇宫或者欧洲君主大殿的画面上,常常会看到数只猎豹的身影,其实这并非导演的失误,而是有意为之。历史上,印度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就曾经圈养了数千头猎豹。甚至还有人突发奇想,把猎豹驯化成人们的坐骑,骑着它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古代西亚地区的很多达官贵人也经常饲养猎豹,把拥有大量的猎豹当做相互炫耀的一种资本。一些有钱的商人也不甘落后,纷纷参与到圈养猎豹的“时尚”当中,有的商人甚至养有几十只猎豹。

    img99

    

    1602年,狩猎中的印度莫卧儿皇帝与被困的亚洲猎豹

    岂不知,因为人类的赏玩及圈养,加上栖息地被人类破坏,亚洲猎豹渐渐地失去了繁殖能力。然而,更加讽刺的是,人们发现这种情况后,不仅不停止圈养,反而继续在野外大肆捕捉。

    另外,一些荒淫无道的王公贵族常常以猎杀猎豹为“乐趣”。仿佛失去这种赤裸裸的杀戮,他们就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他们凭借自身的权力、资源、组织能力,快速、高效捕杀大量猎豹,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

    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使人们生活范围得以大幅拓展。他们大量开垦荒地、草原、丛林,种植农作物的同时,猎豹栖息地被大量毁坏。栖息地的丧失加上许多猎物的丧失,使本来数量已经不多的亚洲猎豹的处境更加窘迫。

    1930年后,人们在野外已经很难看到猎豹活动的身影。据文献记载,人类最后一次发现亚洲猎豹是在1948年的印度中央邦的巴斯特地区。在这里,仅存的3只幼豹又遭到人类残忍的杀戮。从那以后,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曾经的“速跑冠军”——亚洲猎豹那动作灵活、体态优美的风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