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产业一体化的一般理论和现实意义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产业一体化的一般理论和现实意义

产业一体化的一般理论和现实意义_湖北发展研究报告

    一、产业一体化的一般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产业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产业一体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毗连的城市或地区(本报告特指城市圈)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等特点,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从而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过程。它包括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上下游一体化、产业发展环境一体化等内容。其本质特征是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其内在机制是分工合作原理。

    从国内外经验看,产业一体化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两种: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是指优势产业、产业上游或关键环节在中心城市,而其他产业或产业环节在周边城市,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关系。水平一体化是指各城市之间产业错位布局,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产业发展处在不同层次的城市,往往通过垂直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产业发展处在同一层次的城市,则一般通过城市之间互补型的水平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事实上,城市间的产业发展并无单一的垂直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无论是垂直一体化还是水平一体化,都有共同的形成标志:一是打破行政分割,建立稳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组织;二是产业联合协作不断向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方向发展,联合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联合协作关系密切;三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实现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四是中心城市的优势及“极化”、“扩散”效应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具有带动周围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功能,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相关性、互动性不断提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强区域产业整合,促进产业分工差异化、产业关联最大化是实现产业一体化的基本途径。

    (二)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分工时指出: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应,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马克思还分析了分工与协作是如何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分工使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计划性、规划性和劳动强度;分工使局部工人终生从事某种固定操作,有助于操作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方法的完善以及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协作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则来源于:协作劳动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集体生产力;协作劳动所引起的竞争心理与振奋精神可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协作可以缩小生产的空间范围,从而由于劳动者的集聚、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集群而节约费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分工的深化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分工经济的一条普遍原理: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

    西方经济学家将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引入区域经济研究领域。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任何国家都应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并进行国际交换,借此促进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赫克歇尔(F.Heckscher,1919)和俄林(C.Ohlin,1933)的要素禀赋理论(即H-O模型)认为,国际分工及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分工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克鲁格曼(P.R.Krugman,1985)为代表倡导的“新贸易理论”认为,在一个规模报酬并不总是不变、市场并不总是完全竞争的世界中,贸易活动的动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而且还有规模递增收益。国际分工理论产生的客观基础在于要素禀赋、技术、制度、规模经济的不完全流动性,这一特性也是形成一国范围内区域分工的根本所在。除去关税、汇率等因素,国际分工理论普适于一国范围内的区域分工。

    城市圈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一个区域的产业实现专业化发展将带动其他区域相关生产部门的综合发展,进而形成错落有致、优势互补的城市圈区域功能结构。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产生乘数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两个存在差异的区域之间,相对发达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因素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波及效应,从而推动城市圈经济的发展。这种发达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区域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是城市圈区域内由分工到协作,并最终走向区域一体化的核心动力机制。

    2.要素禀赋的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之间必然存在着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异,呈现出各自的优劣势。根据H-O模型,每一区域应选择生产要素相对低廉的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然后通过区域间贸易流通即可获得比较利益。这一原理对城市圈内的欠发达区域发展尤具指导意义。欠发达区域可通过由要素禀赋差异而产生的分工获得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提高本区域的发展水平,为承接发达区域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奠定良好基础。

    3.比较优势的可创造性。

    随着产品迂回度的不断增加,各区域间的比较优势不再仅仅依赖于资源要素禀赋。规模经济优势、聚集经济优势等后发比较优势渐趋主导着区域分工与协作。这表明欠发达区域可通过选择适宜的产业政策,建立具有自身竞争力的产业结构,突破“比较利益陷阱”。

    (三)产业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产业一体化是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毗连的城市产业存在共同的利益趋向,即区域产业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各个城市之间在资源、要素方面需要互通有无,以满足各自的发展需要;城市之间通过合作可以共同开发资源和市场,使各自的开发能力组合起来发挥规模效益,增强对外的整体竞争力;可以加快信息、技术的传播,促进本地产业升级。

    区域内产业一体化所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一是“场”效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环境,为各类产业和企业的聚集、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将形成产业聚集能量,促进圈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二是分工合作效应。产业一体化可完善圈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不合理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三是结构效应。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和优势产业、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来技术进步的加快,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四是规模效应。圈域产业一体化可节省交易成本,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可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取得布局上的系统优化效益;还有利于集约和节约用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