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河流袭夺位置较低侵蚀能力较强河流上游段的现象形成机制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河流袭夺位置较低侵蚀能力较强河流上游段的现象形成机制

河流袭夺_自然地理学辞典

    河流袭夺

    位置较低、侵蚀能力较强的河流夺取位置较高河流上游段的现象。

    形成机制

    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为其支流提供了较低的河流基准面。这些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较为强烈,往往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袭夺方式

    袭夺方式有以下几种:

    并吞袭夺

    指两条顺向河沟或河谷之间的袭夺,多发生在侵蚀轮回的早期。随着沟谷的并吞,许多小沟道合并成少数河道,河网密度变稀,干流壮大。

    溯源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

    常见于两条流向相背或相互垂直的河流之间,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条河流的河谷岩层较另一条容易侵蚀下切;一条河流的坡降较另一条为大。

    侧向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

    常见于蚀积平衡的河流,河道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地方。

    地下袭夺

    常见于高出河流基准面的石灰岩或其他可溶岩分布地区,表现为位置较高的河流通过地下通道流入位置较低的河流。

    地貌特征

    河流袭夺后,夺水的河流为袭夺河,被夺水的河流为被夺河。被夺河的上游因改道流入袭夺河,称改向河;被夺河的下游因上游被截,称断头河。在发生河流袭夺的地方,河道经常突然的拐弯,称为袭夺弯。袭夺河的河床位置较被夺河为低,袭夺后在袭夺弯附近的流水有明显的落差,此段流水称为跌水。跌水随时间推移会不断向被夺河后退,并下切河床形成河流阶地或谷中谷地形。断头河与袭夺弯之间,原为被夺河的河谷,袭夺后成为新的分水岭,但仍保留着谷地形态,称为风口。在风口内可找到过去河谷的冲积物,甚至有老阶地分布。断头河由于源头被截,水量减少,流速变缓,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堆积,堵塞水流,往往形成一些小的沼泽或湖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