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途径和政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途径和政策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途径和政策

    1.继续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的骨干作用

    由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数量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问题,如企业冗员问题、多年累积的欠银行的债务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企业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东北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如重型机械制造、大型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制造,汽车、飞机、铁路机车和大型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高技术武器装备制造,这些企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总量大,迄今仍然是我国工业的骨干和脊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仍然是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依靠对象。

    从理论上讲,民营企业的产权与利益关系明晰,但是在实践上,我们必须看到,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而且大多数是独资的中小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低、总量小,技术人才也比较少。尽管国家在产业准入政策上已经放宽,但是短期内民营企业还难以大规模进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剩余资本的投资倾向上,更愿意投向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房地产行业,对于资金利润率低、建设周期长、技术创新风险大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意愿和倾向普遍较低。因此,必须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对国有大企业的信心。应当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但试图依靠外资和民营资本来替代国有大企业是不现实的。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组,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比重高,在经历了多年的改制之后,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及其产出的份额仍然在60%以上。积极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仍然是现实的选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进战略投资,稀释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实现国有控股或参股的股权多元化;二是改革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待遇;三是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龙头骨干企业的产权实行国有控股,大量的零部件加工配套生产按照专业化的原则从大企业分离,民营资本可以从这些环节进入;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给予适当的补助;五是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依法按程序实行破产,核销银行呆坏账。

    3.推进企业主业与辅业分离,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2月关于加快东北地区中央国有企业调整改造指导意见提出:企业要根据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切实解决企业摊子过大、经营范围过宽、主业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进一步精干、壮大主业,放开搞活辅业;要抓住辅业实现产权多元化、职工转变身份、转换经营机制等环节,重点解决分离改制企业的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和隶属关系,使辅业改制后真正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要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企业的问题,有步骤地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费用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4.调整税收政策,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2004年9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东北三省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年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50%以上的生产企业,扩大其增值税的抵扣范围,以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还决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所得税实行优惠政策,一是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可在现行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二是缩短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三是提高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四是对低丰度油田和衰竭期矿山在不超过30%的幅度内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

    5.设立专项资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2003年开始运用国债资金支持齐齐哈尔车辆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航天风华科技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调整改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6.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由于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加快东北地区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性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的形成,继续改变军民创新体系分割的局面。以“小核心、大外围、适度竞争”为目标重组军品科研、生产体系。武器装备系统总体、关键分系统和专用配套零部件、特殊元器件和原材料的科研生产能力,构成体系核心,对武器装备发展发挥主导作用;军民通用分系统、零部件、元器件和原材料的科研生产,面向社会化大协作,亦军亦民、寓军于民,成为体系协作层。核心层与协作层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主体精干、结构优化、水平和效能高的军品研制、生产体系。打破军工生产自成体系的格局,对重复专业、重复产品、重复厂点,进行跨行业调整。逐步建立起围绕市场化采购方式,面向全社会工业基础组织资源、实现配套。由主承包商、分系统(部件)转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组成的生产组织结构。把现代军事工业植根于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之上,形成开放的、合理分工、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7.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通过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建成产业适度多元化、市场竞争力较强、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产业基地。重点是要以扩大就业和提高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走适度多元化的道路。一是依托资源优势,搞好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批优势主导产业群;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使之成为未来支撑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一代主导产业;三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通过新老主导产业的顺利交接,逐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专栏28—1

    

    东北三省“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img166

    

    资料来源:根据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统计年鉴和统计月报整理。

    【注释】

    [1]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度报告》,中国财政出版社,2005,第33~47页;第90~131页;第143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