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化学烧伤概述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烧伤概述

    

    一、化学烧伤的诊断

    化学烧(灼)伤病情的严重程度,系参照烧伤分级标准,并结合化学中毒分级而定。有的烧伤面积虽小,但致伤物腐蚀性强,并可吸收中毒,导致不良后果。应列为严重的化学烧(灼)伤。

    诊断要点

    (1)有导致皮肤或黏膜损伤的化学接触史。

    (2)可嗅及酸味、大蒜味、腐朽味等某些化学物所特有的气味。

    (3)致伤部位可检出致伤化学物的存在。

    (4)可在血、尿、粪便中测得能被皮肤或创面吸收的化学物或其分解产物。

    (5)可有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或吸收中毒的化学物吸收史。

    (6)可有消化道黏膜接触致伤化学物史。

    (7)其致伤创面的颜色、干湿、损伤面积及深度等,因化学的种类而异。

    (8)某些化学物可引起机体不适,甚至中毒。

    二、化学烧伤的监护措施

    1.床边24h监护体温、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和心电图。

    2.呼吸道损伤时可定时做肺动脉楔压和CO2测定。

    3.对气管切开并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应监护氧饱和度、氧混合度,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和呼吸比。

    4.伴有呼吸道损伤时,酌情做血气分析,每日1~2次。

    5.电解质、血渗透压、肝功能及HBV、肌酐、尿素氮、血浆蛋白、CO2-CP测定,可根据病情1日数次至1周1次。

    6.根据病情需要定期做创面和血细菌培养及其敏感试验。

    7.根据病情及中毒检测需要,记录24h出入量。

    8.应定期测定血中毒物含量、尿24h毒物排出量,并对创面毒物做定期测定。

    9.灼伤创面和呼吸道损伤的检测。

    三、化学烧伤的治疗

    1.迅速脱离现场。

    2.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

    3.即刻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冲洗时间不应少于20~30min。

    4.某些化学物有特殊的清除方法,如黄磷、酚、氢氟酸等。

    5.如毒物经皮肤吸收可危及患者生命,可行早期沾污创面切除术,已减少中毒物质的吸收。

    6.部分毒物如热的苯胺、硝基氯苯、氰化物、氯化钡、氢氟酸、黄磷和酚等,可迅速经受损皮肤吸收而导致全身中毒,灼伤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并按中毒治疗原则做相应处理。

    7.眼化学灼伤,应用清水及生理盐水给予更长时间的彻底冲洗,时间不应少于20~30min。

    8.有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梗阻性呼吸困难和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有低氧血症者,应立即做气管切开术,并给予吸氧或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9.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常用的静脉有头静脉、锁骨上静脉、股静脉等。

    10.镇静药静脉给药为佳,常用的药物如下。

    (1)哌替啶,成年人1~2mg/kg。

    (2)吗啡,成年人0.2mg/kg。

    由于上述镇静剂皆有抑制呼吸和缩小瞳孔的作用,故婴儿、老人及颅脑损伤者慎用。

    (3)冬眠药物。冬眠药物在血容量纠正之后方能应用。如用药后出现脉搏增速、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或者更为烦躁,说明血容量不足,应立即停用冬眠药,并快速输入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如出现呼吸过缓、舌根下垂、深沉入睡,应立即停药,防冬眠药过量。

    11.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U或破伤风抗毒素(TAT)3 000U肌内注射。

    12.抗休克(液体疗法),参见休克治疗章节。

    13.抗生素。根据创面损伤情况及细菌流行病学特点选择相应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14.创面处理

    (1)早期应用1∶2000苯扎溴铵或0.5%碘仿溶液消毒清创,然后用磺胺嘧啶银冷霜包扎换药,根据渗出情况每1~2天换药1次。

    (2)待休克期平稳渡过后,根据情况对深二度和三度创面进行削痂或者切痂手术治疗。

    (3)如有可经过创面吸收中毒的化学物质污染,如磷、氢氟酸等,可考虑早期切除污染创面,并用辐照猪皮覆盖创面,二期行自体皮移植,以减少毒素吸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