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如何发展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何发展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

    第三节 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与教学专长的提高

    教师需要多种专业素质,教师的这些专业素质都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如果教师能够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并利用专业的模式进行工作,那么他就能更有效率和更有成果地完成教育工作。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新教师要变成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有了一定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如果不善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也不会成为学生及同行心目中的好教师。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成长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位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会遇到很多教育教学上的挑战性问题。很多中老年教师由于不断面临着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新变化,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否则,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可能会变成个人发展的包袱。为此,我国学者提出,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角色,就必须促使他们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向“全能型”教师转化。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与成熟周期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一位新教师要成为合格教师,需要经过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合格教师要成长为优秀教师,则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周期,并且要不断关注和解决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不同性质的难题。

    利思伍德在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时,把他们的事业发展分作五个阶段。

    (1)事业开创期。

    (2)事业稳定期。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发展出对工作的高度投入感,对工作环境感到从容自在,并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

    (3)事业挑战期。教师关注新的事物,向多方面发展,并进一步承担更多的责任。

    (4)事业停滞期。重新评价自己的工作,开始感觉到已到终点,不再向上爬或者停滞下来。

    (5)准备退休期。

    (二)新教师的成长历程

    新教师主要是指参加工作一两年的教师,有人将在校师范生也视为新教师。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阈限期。在参加工作的头五六个月内,新教师普遍感到孤独,角色社会化转换尚未完成。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引起学生对自己的注意,怎样获得领导和同事的承认,而不太关注教学上的微观类问题。

    第二阶段是过渡期。这是新教师的经验逐渐转变时期,对教学上的微观类问题有了实践认识,也开始感受到了学生和同事们的接纳。这一阶段一般人需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第三阶段为成长期。在这一时期教师感到自己适应了工作,因而工作上比较投入,也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其角色形象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

    新教师要成长为合格教师,必须经过四五年的艰苦努力和虚心学习,否则很多人会继续停留在过渡期内,难以获得较大的成长进步。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专家型教师

    (一)什么是专家型教师

    当代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促使“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

    所谓“专家型教师”即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就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与非专家型教师相比较,专家型教师主要有三面的特征。

    1.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

    专家型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经验。国外学者认为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经验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如何教(教学方法)的知识和经验,适用于不同课程材料和不同教学对象的策略知识,了解不同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环境背景。专家型教师总体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既可以把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视为专家型教师,也可以将对课堂问题作出明智处理的教师视为专家型教师。

    2.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研究表明,专家与新手相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解决问题的效率比新手要高得多。专家型教师善于利用认知资源、善于监控自己的认知执行过程并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新手和有经验的非专家型教师力图使问题适合于已有的方法,而专家型教师则更重视认知资源的再投资,不断寻找更多、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3.具有很强的洞察力

    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主要问题,能够鉴别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常常通过选择性编码、选择性联合和选择性比较来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专家型教师成长模型

    贝尔纳研究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从时间上可以分为:新手教师(1~2年)、熟练新手教师(3~4年)、胜任型教师(5~6年)、业务精干型教师(10年)和专家型教师(超过10年)。

    专家型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和提高。上述模型对于教师队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校组织来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素质专家型新型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发展任务,是需要几代人精心培育的结果,即大学毕业之后要经过“十多年的磨炼”。知识经验丰富、职业专长充分发展、认知自动化、终生学习、终身投入、毕生发展,这是专家型教师应有的共同特点。根据对我国中学教师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重点中学骨干型教师约占到了17%左右,专家型教师只有4%左右,这远远满足不了新世纪初期我国基础教育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img45

    

    图9-2 专家型教师成长发展模型

    三、教师专业成熟与教学专长的发展

    (一)教师专业成熟

    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适应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情境的改善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不应该有、也不可能有最后的专业成熟阶段,而只可能有相对的专业成熟阶段。那么,怎样才能算达到相对的成熟水平呢?

    表9-4 教师与专业的关系测量问卷

    img46

    

    续表

    img47

    美国学者瑞奇通过测量认为,教师个人专业成熟的指标应该从师生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行政者的关系、教师与教育议会的关系、教师与公众的关系以及教师与专业的关系的高低程度这样六个方面进行评估。

    (二)教师的教学专长

    国外学者对“教学专长”有三种理解。

    (1)教学专长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倾向,即教学专长=实践+反思。

    (2)教学专长是一系列可以观察到的经验特征。

    (3)教学专长是一种以原型类目的相似性为基础的特征模型。

    国内学者认为,教学专长就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敏锐洞察力。

    实际上,教学专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可以把有某种学术、技能和特长的人视为专家型教师,也应该将善于管理学生的教师视为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在总体上具有多种类型,并不存在一种固定的刻板化模式。

    ●反思与总结

    1.教师是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与管理者,是影响和决定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的劳动性质属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公益型服务。教师的职业劳动,一般说来具有示范性、复杂性、长期性、艰苦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2.现代教师职业角色心理要求是多方面的,目前的定位主要将教师视为知识传播者、学校管理者、道德示范者、科研工作者和身心保护者。

    3.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熟的发展目标。“专家型教师”即有教学专长的教师,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专家型教师具有长期的发展周期。

    4.促进教师能力和人格品质的因素主要有:责任感、自我教学效能感、教学能力、教学信念等。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教师角色?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2.教师需要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

    4.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由哪几个阶段组成?

    5.专家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有什么区别?

    6.你认为教学经验是否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网络资源索引

    http://202.116.33.235/pe/

    http://www.psych.gov.cn/

    

    【注释】

    (1)刘旭东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2)辛涛等:《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第4期。

    (3)郭成等:《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载《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