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脂类抗原的分子提呈途径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脂类抗原的分子提呈途径

    

    MHC分子限制的途径主要提呈蛋白质抗原,而脂类抗原不能形成与MHC分子结合的多肽,因而不能被MHC限制的T细胞识别。近年发现,某些非MHC分子(如CD1分子、某些分子伴侣)可参与加工、提呈脂类抗原。

    1.CD1分子 CD1分子属Ⅰ型跨膜蛋白,与MHCⅠ类分子有30%序列一致性。根据CD1分子结构和组织分布,可将其分为两类:①CD1Ⅰ包括CD1a~c,主要表达于专职APC表面,负责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并参与适应性免疫;②CD1Ⅱ即CD1d,主要表达于肠上皮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负责将脂类抗原提呈给NKT细胞并参与固有免疫。

    CD1分子具有一个较深的疏水性抗原结合槽,在酸性内体中与脂质抗原结合,抗原的极性基团均暴露在上面,可被提呈给TCR识别。CD1分子循内体途径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不同CD1分子的异构体所提呈的抗原不同,亦可选择性进入不同内体囊泡,如具有饱和长烃链的脂质从内体系统分选出来进入溶酶体,由CD1b提呈;带有不饱和短烃链的脂质则优先转运至循环的内体中,与CD1a结合并被提呈。

    2.CD1提呈抗原的机制 CD1分子可提呈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抗原,以提呈分枝杆菌的某些菌体成分为主。巨噬细胞可借助模式识别受体结合分枝杆菌膜糖脂的甘露糖而介导其内吞,并转运至酸性内体(MⅡC),CD1b可定向进入MⅡC并结合脂质抗原。MⅡC的酸性环境(pH约4.0)可导致CD1b分子变构,使脂质抗原易于接近其疏水凹槽;MⅡC中大量的酶可降解脂质抗原的糖基。

    在分枝杆菌感染的APC中,脂质抗原可循内源性途径由CD1b提呈。例如,由APC内寄生的结核杆菌所分泌或脱落的脂质抗原,可转位于无细菌寄生的内体囊泡中并与CD1b分子结合,然后转运至细胞表面,提呈给DN和CD8T细胞并使之激活。

    3.CD1限制性T细胞 小鼠CD1限制性T细胞主要是CD4细胞,也包括CD4-CD8-DN细胞。在人类,携带TCRαβ链的CD4-CD8-T细胞、CD8T细胞和γδT细胞属CD1限制性细胞。这些CD1限制性细胞在胸腺中分化而成,并具有某些独特性质,如表达NK细胞受体;具有特殊的分泌功能。

    4.CD1提呈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主要生物学意义如下。

    (1)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应答:非肽和脂质抗原可被CD1限制性T细胞识别,经由MHC非依赖性方式激活T细胞,可增强机体针对某些病原体(尤其是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

    (2)为疫苗研制开拓了新领域:由于MHC多态性,蛋白亚基疫苗的免疫效应具有明显个体差异,而非多态性CD1分子所提呈的脂质抗原通常是病原微生物不易随机突变的关键组分,因此将其作为疫苗亚单位具有适用性广的独特优势。

    (牛秀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