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内侧半月板变性可以恢复吗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内侧半月板变性可以恢复吗

    

    盘状半月板(discoid meniscus)又称盘状软骨,即半月板形如宽盘状。一般多发病于儿童、青少年。由于盘状半月板大而厚,表面不光滑,边缘附着坚固,在关节内活动受限,故常在各种应力作用下,易发生变性或撕裂。

    【典型病例】

    男,8岁,左膝关节伸膝受限1年(图3-20)。

    

图3-20 盘状半月板伴撕裂

    影像所见

    矢状位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呈“领结”样改变,冠状位半月板宽度>15mm,且其内可见2、3级高信号。

    【影像与病理】

    发病机制至今不明,通常认为是由于半月板中心部分吸收过程不完全,不能形成正常的半月状半月板而保持了圆盘状。也有人认为盘状半月板是出生后半月板增生肥厚的结果。外侧半月板发生率高明显高于内侧,半月板增厚呈盘状,黄种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种。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 半月板在常规X线下不显影,可通过间接征象判断,故平片对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大。常见征象有:①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②股骨外髁较小,其关节面呈双层投影;③胫骨内髁近关节面的骨质密度较外髁高;④胫骨髁间隆起内侧较外侧高;⑤腓骨小头密度增高;⑥股、胫骨髁内侧缘不规整。

    2.膝关节造影 通过对半月板轮廓的显示来确定病变。关节造影可见半月板阴影变长增厚,失去其正常三角形态呈盘状,厚度可达8mm。若内侧半月板大于内侧关节面的1/2,或外侧半月板大于外髁关节面的2/3,诊断即可确立。

    3.MRI表现 最典型的表现是半月板弥漫性增厚呈板状,伴有和关节面相接触或不接触的高信号(图3-20)。主要表现有:①矢状位4~5mm层厚扫描有3层或3层以上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呈“蝴蝶结”或“领结”样改变;正常半月板不超过2个层面见到此征象;②矢状位半月板前后角连接带增厚;③冠状面半月板体部最窄处的宽度>15mm,正常宽度一般≤15mm;半月板中央高度>3mm;④半月板内常出现2级或3级高信号,且易发生撕裂和囊变。以上表现可同时或单独出现,其中以冠状面半月板的宽度>15mm最为可靠。

    4.比较影像学 半月板在X线下不显影,只能通过间接征象判断,因而平片和CT对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大。膝关节造影为创伤性检查,现已基本不用,为MRI取代。MRI是盘状半月板患儿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从冠、矢、横断方位准确显示盘状半月板部位、范围及邻近韧带、关节腔内情况。

    【影像与临床】

    往往在幼年时期发病,双侧膝部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弹跳、弹响,伸膝受限,病久可导致患肢肌肉萎缩。体查“重力试验”阳性:患儿侧卧于患侧,骨盆下垫一枕,使患腿离开床面,助手托起健腿,自动伸屈患膝,出现弹拔响及关节错动则提示为盘状半月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