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简况与形势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简况与形势

    1.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简况与形势

    中国的风险投资业自1985年起步,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在由1992年和1995年科技部的直接推动以及在1998年全国政协一号提案的新闻效应作用下,在最高潮的时候,达到了有4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和大约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一些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经验。如: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从1993年创建至今,坚持“科技导向”的原则,探索出来国有风险投资机构利用风险投资的金融工具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道路,是同期创建的风险投资机构中存活下来的收益最好的机构;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借助有限合伙原理,探索出了“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一批社会资金”的母基金之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早期探索出了“出口导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集团探索出了注重项目筛选、项目组负责以及财务控制,最后集团化运作投资模式;成都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探索出了将成长期与创建期项目进行组合型投资的模式等等。这些成功的探索,标志着我国风险投资业正在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

    但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风险投资的情况却出现了逆转的形势,具体表现在:风险投资机构数目在逐年减少,而且风险投资的资本总量也在减少,目前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大约是200多家,风险资本的名义量仍然是500亿元。从2004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外资的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实际投资量开始超过本土风险投资的实际投资量,而且2005年在我国的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在海外融资量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实际投资量达到1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我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情况。图12.1给出了2005年度我国风险资本本土机构与外资机构的比例,图12.2给出了我国风险资本2006年上半年的筹资情况。

    img87

    

    资料来源:《2005年度中国风险投资调研报告》。图12.12005年我国大陆VC新募集风险资本分布示意图

    img88

    

    数据来源:《2006年度清科创业投资研究报告》。

    

    图12.2 2006年创凤募集资金情况(截止2006年6月)

    外资创投进入中国,无疑对中国创投业的发展和中国创投业的国际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我国自主创新的支撑体系建设,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外资创投瞄准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利润空间,从另一个角度讲,外资创投不仅获取丰厚利润,而且进而形成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的控制,这就形成了对我国自主创新的知识权属的争夺。这不能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自主创新,就必须强化本土创投的竞争力。

    对这种现象深思一下,如果任其发展,我国的自主创新战略,可能只是创新,不是自我。这样的后果,着实令人害怕!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现在并不是外资过多,而是本土创投的发展严重滞后。解决的办法只有在短期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使本土创投壮大起来,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外资和本土风险资本适度的结构。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在创投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技术创新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创新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都会造成在某个“时段”,私人资本望而却步,出现“市场失灵”。这种现象只能是靠政府去填补。

    成功国家的经验是,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法规、税收杠杆、资金支持等手段,将政府这只手和市场这只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推动了创投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政府研究和借鉴的。

    我们发现本土风险投资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制度障碍”:第一层面,我国尚缺乏本土创投事业赖以生存的创业资本市场体系;第二层面,现行对国有资本管理的一般模式,限制了国资创投的发展;第三层面,缺乏适合促进境内外创投合作的机制和促进创投管理的有效机制——有限合伙制。

    为此,我们有几点意见:自主创新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国家的命脉和前途,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本土创投的强有力支撑——万万不可把中国的自主创新,寄托于境外资本。因为境外资本盈利模式:资本来源和境外上市撤出两头在外,不利于自主创新,不应是中国本土创投追捧的发展模式。

    近两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复苏,我国创投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个现象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外资创投异常活跃,本土创投大多数仍然是萎靡不振,难以面对挑战,无力承担支持自主创新的历史责任,对待创业投资业,“无为而治”不应是政府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进一步分析如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