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眼屈光系统的形成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眼屈光系统的形成

    

    眼屈光组织是随胚眼(embryonic eye)的发育而形成,胚眼是由神经外胚叶、表皮外胚叶和中胚叶发育而成。

    卵受精后成妊卵,妊卵分裂形成桑葚胚、囊胚。囊胚发育,细胞分化成为外、中、内3个胚层。外胚层形成神经管。在胚胎3周(胚长3.2mm)时,由神经管发育而来的前脑两侧形成对称的囊状突起称视泡(optic vesicle)(图2-1a)。视泡向前生长,近脑端较窄形成视茎(optic stalk)即视神经始基。

    在胚胎第4周(胚长4mm)视泡继续膨大,形如囊状隆起与覆盖其上的表皮外胚叶逐渐接近。二者接触后,该处的表皮外胚叶迅速增厚形成晶状体板(lens plate)(图2-1b),随后晶状体板内陷,凹陷逐渐加深而形成晶状体泡(lens vesicle)(图2-1c)。与此同时,视泡的远端偏下方渐向内凹陷形成一有双层细胞壁的杯,称为视杯(optic cup)(图2-1d)。视杯早期下方为一裂缝,称为胚裂(fetal cleft)。胚裂由视杯缘伸展,沿视茎下面,几达前脑壁。围绕视杯的中胚叶玻璃体动脉经胚裂进入视杯内。视杯逐渐深凹并包围晶状体,视杯前缘最后形成瞳孔。胚裂于胚胎第5周(12mm)开始闭合,由中部开始,向前后延展,当胚长达17mm时,除沿视茎下面外,完全闭合。围绕视杯和晶状体泡的中胚叶已形成脉络膜和巩膜以及血管的始基。此时眼屈光系统的各部组织已具雏形,即形成胚眼(图2-1e)。当胚裂闭合不全时,可形成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和先天性虹膜睫状体缺损。

    

图2-1 胚眼的发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