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百年一遇的西南大旱灾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百年一遇的西南大旱灾

     2010年发生于我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大旱是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这一次大旱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持续时间长。2009年9月中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气象干旱开始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并持续5个月。在这次干旱中,云南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84天,贵州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50天,均达到历史同期最多;广西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32天,为历史第二多;四川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25天,为历史第七多。

     影响范围广、程度重。长期的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2010年1月,云南省达到重旱以上级别气象干旱的县数百分比一度达到85%;3月,贵州省重旱县数百分比也达到了81%。

     灾害影响重。西南部分地区的严重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干旱导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甘蔗明显减产,冬小麦减产。土壤缺墒以及江河塘库蓄水不足,对春播以及作物后期的生长影响较大。

     西南干旱几分天灾,几分人祸。天灾主要指旱灾受到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厄尔尼诺”现象,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说这场旱灾是人祸,主要是由于地区水利工程长期失修,地方对水利建设长期投入不足,不科学的种植等人为因素直接导致了旱灾的形成。

     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的影响。西南地区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2009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上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从而造成西南地区出现干旱。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北方地区降雪频繁,而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虽然冬天有数次冷空气,但都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直接从西南地区边缘“溜”了过去。加上秦岭的关系,如果冷空气不够“强势”,翻不过秦岭,依然无法对盆地造成影响。即使有时候冷空气进入盆地,与暖空气形成了降雨的第一个条件——对流天气。但形成降雨的第二个条件水汽如果不丰富,依然无法形成较好的降水。

     地区水利工程长期失修,地方对水利建设长期投入不足。云南多以山地为主,当地的水利设施不够,一些水库只能保证城市用水。而一些山区、农村的基础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70年代大旱时留下的。因为西南地区降雨较多,对于水利工程的依赖很少,水利工程不是很完善,尤其在面临大旱灾方面,西南地区的农业水利工程所起的作用很微弱。

    1 (4)

     不科学的种植。云南省过去多年来大范围种植造纸用的桉树,是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受损的重要原因。桉树的蒸腾量很大,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明显下降,因而也被人称为“抽水机”。据说这种树木会造成土地干旱、水源枯竭。而且桉树会散发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因此桉树下面往往没有植被,这就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干旱。

     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灾害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人们也在思考,西南地区作为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遭遇如此严重的干旱灾害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从极端异常气候的角度讲,西南地区所遭遇的特大

    1

    干旱灾害是一种偶然,但是从脆弱的社会经济环境看,也是一种必然。对于西南地区发生的这种极端异常气候,人类尚无法左右,所能做的是要有所准备加以适应,通过减轻干旱灾害的脆弱性,逐步提高应对干旱的能力,力争使干旱灾害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小。

    1 (55)

     云南有雨季与干季之分,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5%~95%,干季在11月至4月,降雨量仅占全年雨量的15%~5%,每年的春季耕种季节,正好是干季,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旱情几乎年年发生。历史上发生的旱灾中,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次数、频率仅次于华北地区,排列第二位

    1 (4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