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几种解表法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几种解表法

    

    《伤寒论》的解表法,有辛温解表,如桂枝汤、麻黄汤等;辛凉解表,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等;助阳解表,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益气解表法,如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等。针对各种不同表证而制订的具体治法与处方堪称详备,兹不赘言。值得研究的是,临床证候常是多种病机、多种病因、多种病位地表现出来的。单纯性表证固然不少;但寒热错杂、表里同病、以及因误表、失表而致表证兼挟多种证候的病症,亦不鲜见。这都与能否正确掌握解表的治法有关。归纳起来,论中解表的治法约有四端。

    (一)单表法

    单纯解表的用法。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单纯性表证,病变仅限于太阳肤表肌腠,不兼里证,亦不夹杂水饮痰瘀等病理反应。病位浅,只须一汗而解,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二是表证兼有下利等里证的,如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这是太阳之表初涉阳阳之里,表里之气,升降失常。只要表气能开,里气自和,故单纯解于即可。单表法的应用不受病程时日限制,如第46条“太阳病……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仍可用麻黄汤。只要表证仍在,无论曾经误下、误治与否,都仍可用对证的解表方。如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是邪犹在表,仍可与桂枝汤。第25条,服桂枝汤,出现大汗出、脉洪大的反应,是阳盛于外,而不是阳明里热,故仍可“与桂枝汤,如前法”。

    (二)表里双解法

    针对涉及两个以上的病位和病因所引起的复杂证候,使用表里同治的双解法。在《伤寒论》中,约在下述三种情况下使用这种表里双解法。一是表里受邪,里邪不盛。例如大青龙汤证,风寒外束,热郁于里,但里热轻而表寒重,故可用汗清兼施表里双解法。如阳明热盛之白虎汤证,只说“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没有说可用表里两解的治法。二是表邪未解,里气已虚者。如太阳少阴同治的桂枝加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此等证候,如专事解表,不助里气,轻则伤阳,重则亡阳堪虞。三是外有表证,内有停饮。如用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涤心下之水气;用五苓散外解表邪,内行膀胱之蓄水等。论中除积水过多用攻下逐水法须当先解表以外,一般表证夹饮多用双解法;因水饮内阻,里气不通,表亦不和,表里同治,有相得益彰之妙。

    (三)先后法

    针对表里同病,按病情缓急分先后程序进行解表的用法。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解表后治里。论中凡内热亢盛,须当寒凉清里;或水积、瘀滞、燥结,须攻下荡逐,而又兼表证者,常规用法都是先解表后攻里。如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白虎汤证、十枣汤证、三承气汤证、桃核承气汤证等均是。二是先里后表。如第93条“急当救里”,后再解表;第371条“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等便是,都因里证紧急,转瞬之间将有病危之故。这是“留人治病”的应急治法。此外,还有给药时间先后的用法。如第45条“先其时发汗则愈”,要求在发热、自汗出之前,先服桂枝汤解表发汗;第53条“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要求在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解表发汗。这是根据病情而决定何时给药的先后用法。

    (四)舍弃法

    有表证而舍弃用解表法。例如第224条,三阳合病,用白虎汤独治阳明,因三阳合病复杂证候中,以阳明病势头最突出,故舍弃太阳表证。又如第94条“病发热头痛……身体疼痛”皆是表证,仲景却不用解表法,而用四逆汤;因其人“脉反沉……当救其里”。温病学说有舍弃表证法,观《伤寒论》上述这些条文,当可融会贯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