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凝血和纤溶机制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凝血和纤溶机制

    

    一、正常止血机制

    (一)血管壁

    1.最迅速的止血反应 神经反射使局部血管发生收缩。

    2.损伤的内皮细胞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导致血小板聚集。

    3.激活血小板释放TXA2、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等使血管收缩。

    4.血管受损伤后胶原暴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5.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TF,启动外源性途径。

    学习提示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vWF因子、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内皮素(Endothelin=ET)。

    主治语录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如何正确判断实验室结果?首先需要弄清正常的凝血和抗凝机制。

    (二)血小板

    1.粘附 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表达vWF因子,使血小板粘附于损伤处;vWF-GPIb。

    2.聚集 通过纤维蛋白原的交联作用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机械性修复。

    3.释放 ADP和5-HT进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和变性,形成白色血栓,是血小板的一期止血作用。

    血小板二期止血作用:聚集的血小板提供凝血场所和凝血因子;激活血小板磷脂特有FⅩa和Ⅴa的受体;增加局部凝血因子的浓度,加速凝血。

    (三)凝血机制

    主治语录

    凝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

    1.第一阶段 血液凝血活酶形成期。

    2.第二阶段 凝血酶形成期。

    3.第三阶段 纤维蛋白形成期。

    两个途径为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

    学习提示

    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Ⅲ-内皮细胞产生的组织因子。

    Ⅳ、Ⅵ-Ca。

    Ⅴ、Ⅶ、Ⅷ、Ⅸ、Ⅹ、Ⅺ、Ⅻ、-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使纤维蛋白交联。

    凝血因子生物学特性:纤维蛋白原Ⅰ>凝血酶原Ⅱ>FⅩ >FⅨ与凝血过程“瀑布”反应逐级扩大相适应。

    TF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释放。

    血管受损后胶原暴露活化Ⅻ因子。

    Xa-Va-Ca-PF3是凝血活酶。

    外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Ⅲ、Ⅶ、(Ⅴ、Ⅹ、Ⅱ、Ⅰ、)、Ca。

    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Ⅴ、Ⅹ、Ⅱ、Ⅰ、)、Ca。

    主治语录

    与VK相关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都被华法林抑制。

    

图4-3-1 凝血作用机制

    (四)抗凝系统

    1.细胞抗凝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血液促凝物及凝血因子。

    2.体液抗凝 主要有ATⅢ、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等。

    AT-Ⅲ起作用需要肝素改变其构型,是循环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灭活凝血酶和Xa。

    蛋白质C系统-灭活Ⅴ、Ⅷ,凝血酶+TM+PC活化后在PS辅助下灭活Ⅴ和Ⅷ。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灭活TF/Ⅶ复合物、Xa。

    主治语录

    ATⅢ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由肝和内皮细胞合成。

    作用机制:ATⅢ与肝素形成复合物后,ATⅢ可与Ⅱa、VⅡ、Ⅸa、Xa、Ⅺa、Ⅻa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使酶失活而发挥抗凝作用。

    (五)纤溶系统

    1.内源性途径 内皮细胞暴露胶原激活Ⅻ因子,Ⅻ因子活化纤溶酶原PLG成为纤溶酶。

    2.外源性途径 内皮损伤释放t-PA和u-PA,活化PLG为纤溶酶。

    3.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变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由凝固状态转变为溶解状态。

    

图4-3-2 纤溶机制

    二、血管壁检测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又称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或束臂试验1.原理

    

    2.参考值 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男性<5个;女性及儿童<10个。

    3.临床意义

    (1)本试验观察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综合止血作用。

    (2)新出血点数超过参考范围为阳性。

    (3)血管壁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如过敏性紫癜。

    (4)血小板量和(或)质异常,如原发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管性血友病等。

    (二)出血时间测定(BT)

    1.原理 将毛细血管刺破,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2.参考值

    (1)Duke法:1~3min,超过4min为异常。

    (2)Ivy法:2~6min,超过7min为异常。

    (3)测定器法:6.9min±2.1min,超过9min为异常。

    3.临床意义

    (1)BT延长见于:

    ①血小板明显减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③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④药物,如服用乙酰水杨酸等。

    (2)BT缩短见于:

    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DI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三、血小板检测

    (一)血小板计数(PC或PLT)

    1.参考值 (100~300)×109/L。

    2.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PC<100×109/L,见于: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如ITP、SLE、DIC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致脾大等。

    (2)血小板增多:PC>400×109/L,见于:

    ①原发性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②反应性增多,如急性感染等。

    (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AIg)

    1.参考值

    (1)PAIgG为0~78.8ng/107血小板。

    (2)PAIgM为0~7.0ng/107血小板。

    (3)PAIgA为0~2.0ng/107血小板。

    2.临床意义

    增高:主要见于ITP患者,也见于输血后紫癜、SLE等。

    另外可用于观察病情:治疗有效,PAIg水平下降,复发则升高。

    主治语录

    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机体容易自发出血;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时,机体有出血倾向。

    四、凝血因子检测

    (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1.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入的部分凝血活酶实剂和Ca2+后,观察凝固时间。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筛查。

    2.参考值 32~43s,较正常对照值延长或缩短10s以上为异常。

    3.临床意义

    (1)APTT延长见于:

    ①因子Ⅷ、Ⅸ、Ⅺ减少,如A、B型血友病。

    ②凝血酶原减少,如严重肝病。

    ③纤维蛋白原减少,如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④应用抗凝药物。

    

图4-3-3 APTT测定原理

    ⑤纤溶亢进。

    ⑥循环抗凝物增加等。

    (2)APTT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DIC,妊高症,糖尿病伴周围血管病等高凝状态。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1.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观察凝固时间。

    

图4-3-4 PT测定原理

    2.参考值

    (1)11~13s,较正常对照值延长或缩短3s以上为异常。

    (2)凝血酶原比值:1.0±0.05。

    (3)国际标准化比值:1±0.1。

    ISI为国际敏感度指数,越小(<2.0)组织凝血活酶敏感性越高。

    3.临床意义

    (1)PT延长见于:

    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

    ②后天性缺乏,如严重肝病、DIC等。

    (2)PT缩短见于:DIC早期、心肌梗死等。

    (3)INR:口服抗凝药检测的首选指标,国人为2.0~3.0。

    主治语录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又是肝素治疗监测的首选指标。

    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三)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g)

    1.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反应物浑浊,根据浊度测量的原理检测含量。

    2.参考值 2~4g/L。

    3.临床意义

    (1)增高:血管病变、糖尿病、妊高症、肾炎、急性感染、心肌梗死、大手术。

    (2)减低:严重肝损伤或纤溶亢进、DIC。

    五、抗凝物质检测

    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Anti thrombinⅢactivity,AT-Ⅲ:A)

    1.检测方法 发色底物法。

    2.应用 肝素抗凝治疗监测指标。

    3.临床意义

    (1)增高:口服抗凝剂,血友病,应用黄体酮;

    (2)减低:先天性和获得性减低,后者常见于DIC、肝病、血栓、手术。

    六、纤溶活性检测

    (一)凝血酶时间(TT)

    1.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观察凝固时间。

    2.参考值 16~18s,较正常对照值延长或缩短3s以上为异常。

    3.临床意义 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

    延长: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FDP增加,肝素和类肝素样的物质存在。

    (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1.原理 加入抗体标记的胶乳颗粒,与标本中FDP发生凝集,比浊度测定含量。

    2.参考值 <5mg/L。

    3.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肾炎、急性感染、梗死、恶性肿瘤、DIC纤溶期、深静脉栓塞。

    (三)D-D二聚体(DD)

    1.原理

    (1)乳胶凝集法。

    (2)ELISA法。

    2.参考值 乳胶凝集法为阴性,ELISA<200μg/L。

    3.临床意义 各种疾病所致的继发性纤溶时,阳性或增高。本试验在血栓形成和临床出血时也可阳性。

    主治语录

    原发和继发性纤溶的鉴别点是继发性纤溶DD增高,原发性纤溶DD不升高。

    七、检验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一)一期止血缺陷的选择

    筛选试验: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

    一期止血异常的筛检试验分析:

表4-3-1 一期止血缺陷筛选试验分析

    

    (二)二期止血缺陷的选择

    筛选试验:APTT和PT。

    二期止血异常的筛检试验分析:

表4-3-2 二期止血缺陷筛选试验分析

    

    (三)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1.筛查试验 DD和FDP。

    2.诊断试验

    原发性纤溶:凝血酶原激活物是t-PA和u-PA,溶解的是纤维蛋白原。

    继发性纤溶:凝血酶原激活物是Ⅱa、Ⅻa K(继发凝血),溶解的是纤维蛋白。

    筛检试验分析:

表4-3-3 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筛选试验结果分析

    

    (四)血栓前状态

    1.筛查试验 PLT增高;PT/APTT缩短;纤维蛋白含量增高;血液黏度高。

    2.诊断试验

    血管壁损伤:vWF、TM

    血小板试验:β-TG、PF4、TXB2

    血凝试验:TF、SFMC、TAT

    抗凝试验:PC、TFPI、ATⅢ

    纤溶试验:t-PA、PAI、Bβ1-42

    (五)抗栓、溶栓治疗监测

    1.抗栓检测

    (1)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监测:APTT(对照的1.5~2.5倍)/Plt/ATⅢ/。

    (2)口服抗凝剂监测:PT-INR(2.0~3.0)。

    2.溶栓指标

    (1)提示可能出血指标:

    ①溶栓后数小时内降至Fg为1.2~1.5g/L;

    ②治疗3d时PLT<50×109/L;

    ③APTT延长2倍以上。

    (2)有效指标:

    ①当Fg在1.2~1.5g/L,凝血酶时间在正常的1.5~2.5倍,FDP在300~400mg/L时可视为溶栓剂有效,且在安全范围。

    ②DD在溶栓后1h迅速增高,4h后更高,24h仍可高于用药前水平。

    复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PT

    2.APTT

    二、选择题

    1.不属于凝血酶的作用是

    A.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B.激活因子

    C.加速因子Ⅶ复合物与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D.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E.使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

    2.正常机体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动快

    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

    D.有抗凝物质存在

    E.血管内膜损坏暴露出胶原纤维

    3.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延缓和防止凝血

    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B.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血液中加入肝素

    D.血液中加入维生素K

    E.血液放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

    三、判断题

    1.内源性凝血途径首先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是凝血因子Ⅲ。( )

    2.血管性血友病患者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阳性。( )

    3.纤维蛋白原时间增加时,凝血时间延长。( )

    4.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

    5.严重的维生素K缺乏可使PT延长。( )

    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2.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二、选择题

    1.E 2.E 3.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