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地球的起源演化和径向分层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球的起源演化和径向分层

地球的起源演化和径向分层_地球生理

    第一节 地球的起源演化和径向分层

    事物的存在都是一个永恒演变的序列,其序列的端极便是生和灭。宇宙也是一个无限演化过程的集合。虽人的一生能看到的只是一瞬,但智慧之神却可以施之于无限的推测。

    几百年来,天文观测告知了人们许多想象之外的事。各种天体无不处在聚积与分散、塌缩与爆炸、生成与死亡的演化之中。年纪大了的星球逐渐地暗下去,青春年少的星星又正在热起来……到处都发生着随能量的不断扩散和集结而导致的生生灭灭。

    地球早期的演化过程,一直是个争论很热烈的问题。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关于太阳系的起源和地球的形成演化主要有三个假说:灾变说、俘获说、星云说。灾变说认为太阳是先形成的,由于某个事件,如恒星与太阳相碰撞或距离很近,从太阳中拉出一部分物质,并赋予巨大的转动角动量,这些物质后来逐渐形成了行星及卫星,地球就是在大约46亿年前当太阳还年轻的时候从围绕太阳的星云和尘埃里脱胎而出的。俘获说同样也认为太阳是先形成的,但是认为原始行星物质是来自其他星际,被太阳的引力俘获而来。

    星云说认为,形成太阳的物质基础是星云,即大团旋转着的气体和尘埃,形成太阳系的动力是自引力,及星云各部分相互吸引的引力。由于原始收缩的太阳具有磁场,而太阳外围的圆盘星云内有电离气体,所以太阳与圆盘星云内产生了一种磁致力矩,使得太阳的角动量转移给星云圆盘,因而圆盘形成的行星具有较大的角动量,旋转速度会加快,而太阳由于失去角动量而转速越来越慢。星云说是最为流行的和被人们认可的有关太阳系起源的假说。图1.1为星云说的一个简单解说图。

    img2

    

    图1.1 星云假说模型图

    太阳在收缩的过程中表面温度保持着3500℃左右,因此,作为太阳系行星之一的地球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接收太阳所辐射出来的热量。当地球的自转角动量足够大,热量的转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在近融熔状态下以引力为主导的分离过程。这样,组成地球的原始物质里,在地球轨道附近地区,沸点低的挥发性物质相继逃逸,逐渐演化形成大气圈、水圈、地壳。而不易挥发的铁、镁、硅等元素则凝聚为尘埃,通过碰撞黏合而形成块状物质,沉积到地球内部形成地核。这就是星云学说所认为的地球的形成演化过程。

    地球内部的物质不均匀性使得地球内部的弹性性质不一样,而地震波中的体波在弹性参数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地震波速度相的变化可以把地球划分为几个性质相异的圈层。

    依据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的走时、频率、视速度、振幅特性或者面波的频散等特性、地球自由振荡的本征周期,以及一些其他的数据,可以反演得到地球内部速度和密度的分层模型,进而推测地球内部各圈层介质的速度分布和结构(如图1.2所示)。

    img3

    

    图1.2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先后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7个显著的地震波速不连续界面,其中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有3个。

    1909年,克罗地亚学者莫霍洛维奇(A.Mohoroviche,1857—1936)发现,在地球内部大约33km处,纵波速度从7.0km/s迅速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速度则从4.2km/s增加到4.4km/s左右,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波速分界面,速度加快,证明出现了密度很大的可塑性固体层。人们把这一个地震波速不连续的界面,命名为莫霍面。莫霍面的出现深度,全球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仅为7km。后来,人们就把莫霍面之上的地层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到古登堡面之间的地层称为地幔。

    1914年,由美籍德裔学者古登堡(B.Gutenberg,1889—1960)通过大量天然地震震相分析发现:位于地下2885km深处存在一个速度不连续面。在这个面上,纵波速度由13.6km/s突然降低为7.98km/s,横波速度从7.23km/s到突然消失,这个面被命名为古登堡界面。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人们常把地球内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比喻为鸡蛋的鸡蛋壳、蛋清和蛋黄。

    1936年,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首先发现,在地球内部从2900km以下进入地核,纵波速度逐渐回升,横波速度因不能通过,恒为零,直到大约5300km深处,横波又重新出现,这时纵波的速度也呈明显跳跃,从而形成了地球内部的第三大间断面,称为“L”面,是内核与外核的分界面。

    目前仍习惯采用A~G字母来命名地球内部的7个不连续面,A—地壳,B—上地幔,C—过渡层,D—下地幔,E—外核,F—间断面,G—内核。具体的分层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地球内部的分层

    img4

    

    据“初步地球参考模型(PREM)”改编。

    自莫霍面至地面的A层称为地壳。各地区的地壳构造差别很大,这不仅显示了过去地壳演化所遗留的痕迹,而且说明现代地壳内部的作用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地壳内也没有全球性的界面,莫霍面在大陆和海洋下面都存在,它的正常波速为8.0~8.3km/s。但是在活动构造带上,莫霍面上的波速较正常值低得多。从莫霍面到650km的深度之间的B层、C层称为上地幔,B层中的横向变化也很复杂。把莫霍面至地幔低速层的顶面称为盖层。海洋底的盖层厚度约为40km,下面是180km厚的低速层。大陆地盾的盖层很厚,可达150~200km。

    另外,在上地幔内部(即B层内),还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其深度一般在地表之下60~200km之间。在低速层内,地震波速反而比上部减少5%~10%,这表明此处岩石强度较低,可能局部熔融。低速层的上下并没有明显的界面,地震波速表现为渐变的特征。低速层后来就被命名为软流圈。软流圈以上、岩石强度较大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称为岩石圈。岩石圈和软流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构造圈。

    低速层下面深度为220~400km间的介质是比较均匀的。400~670km间的地层称为过渡层(C层),速度梯度较大。

    670km以下至2891km,称为下地幔(D层)。相对说来,下地幔比较均匀,速度梯度较小,速度的变化也比较均匀,但是在1800km以上的某些层区,其速度梯度也显示有较小的变化。下地幔底是厚150km的D″层,它的纵波速度为13.7km/s,横波速度为7.3km/s。D″层的速度梯度接近于零,表明这里的温度梯度特别大,或者是物质成分发生变化,它才能补偿因压力所产生的速度正梯度。

    P波通过幔核界面后,速度陡降,而S波不能通过外核。由地球物理资料人们获得了地球外核E层属于液态性质,而内核G层属于固态性质的认识结果。

    知识链接

    1.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震波是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所产生的弹性振动传播波,它能在整个地球传播。地震波可分为纵波、横波、面波和界面波四种类型。纵波(P波),也称疏密波,通过物体时,物体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的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地震发生后,纵波最先到达地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通过物体时,物体的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只能通过固体介质传播,比纵波到达地面晚,横波能引起地面摇晃。纵波、横波合称体波,体波在地球体内部可以向任何方向传播。面波(L波),是纵波或横波到达地面后,从震中沿地面表层向四周传播的次生波。利用面波的波散现象,可推算相应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结构状况和性质。界面波是在两个弹性层之间的平界面附近传播的地震波。目前人们还不能对地球整个内部进行直接观察研究,由于不同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传播特点,地震波在地球深处传播时,如果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这突然发生变化所在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根据不连续面的存在,人们间接地知道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知识链接

    2.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km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