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常用组织学分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常用组织学分类

    

    胃息肉的分类繁多,各家意见不一。

    (一)日本分类法

    分为增殖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HP)及化生性息肉(metaplastic polyp,MP),HP依据生长部位不同又分为胃底腺增殖性息肉、幽门腺增殖性息肉、胃小窝上皮增殖性息肉;MP分为肠上皮化生性息肉及异型细胞性息肉。

    (二)张锦坤分类法

    1.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在胃内的出现率最高,约占息肉总数的75%。可发生于胃的各部,胃窦多见。息肉较小,直径一般<1.5cm。呈圆形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黏膜相同。可发生糜烂。主要病变是小凹加深,弯曲,分支,并常见扩张。扩张多见于小凹底部,形成小囊状。小凹被覆柱状粘液上皮,细胞分化成熟,排列整齐,分泌中性黏液。约1/5息肉伴有肠化生,呈灶状分布。息肉的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多数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并可形成淋巴滤泡。黏膜肌层增生,肌纤维分散入间质内。息肉旁黏膜亦有程度较轻的小凹上皮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此型息肉常发生于慢性炎症基础上,其癌变率很低,平均2%。其胃息肉与息肉外癌肿共存者占8%~28%。据推测增生性息肉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癌变:一是出现了上皮异型增生;二是产生了腺瘤化变。

    2.腺瘤性息肉又称真性腺瘤,低分化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10%~25%。好发于胃窦,常为单发。多数无蒂,体积较小大部直径在2cm以下。表面有分叶状的乳头突起,突起之间有凹陷和深沟纹。部分还可呈扁平高起,称为扁平腺瘤。基底较宽,大的息肉可有亚蒂。息肉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表面形成乳头、乳头中心为结缔组织和血管。乳头之间有深沟直达息肉基底。小凹增生虽明显,但很少见囊性扩张。增生的上皮细胞分化不成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肠化生很常见,甚至整个息肉都是肠化生。息肉的间质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肌层无明显增生,肌纤维无分散现象。本型息肉癌变率高,平均40%。

    3.炎症性假息肉又称炎症性假瘤及纤维炎性息肉。是一种发生于慢性炎症基础上的非上皮性息肉。多见于胃窦部,常单发。息肉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常有糜烂,无蒂或有短蒂。病变主要在黏膜下层,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疏松结缔组织围绕血管,呈漩涡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