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出血性疾病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止血机制(包括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

    【正常止血机制】

    正常情况下,机体具有完整的止血机制,不会产生自发性出血。生理性止血机制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三个时相。机体对局部损伤反应首先是血管收缩,在此基础上,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在血管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称为初级止血;与此同时,机体凝血系统(包括内源性、外源性)启动,在血小板血栓基础上形成纤维蛋白网,并网络部分红细胞和血浆成分,形成红色血栓,称为次级止血。止血过程是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共同参与结果,任何一个因素数量或功能异常都可导致出血发生。手术前应对每一例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如发现异常,积极寻找原因,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出血的风险性,并在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后再行手术。

    【出血性疾病分类】

    根据止血机制发生环节,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三类,即血管异常、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因子异常。

    1.血管异常 ①先天性或遗传性: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先天性结缔组织病等;②获得性:如过敏性紫癜、机械性紫癜、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老年性紫癜、感染相关性紫癜、药物性及维生素C缺乏症等。

    2.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肿瘤骨髓浸润、巨幼细胞性贫血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多与免疫因素有关,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等。

    (2)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如脾切除术后、恶性肿瘤、慢性炎性疾病、药物(如肾上腺素、长春新碱)等。

    (3)血小板功能异常:先天性,如黏附功能障碍性疾病——巨血小板综合征(bernard soulier syndrome),聚集功能障碍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thrombocytasthenia),血小板分泌功能障碍性疾病——贮存池病。获得性,多于先天性,如抗血小板毒物、感染、尿毒症、异常丙种球蛋白及DIC等引起。

    3.凝血因子异常 ①先天性:血友病A、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Ⅺ、Ⅻ、缺乏等。②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肝病、淀粉样变性、尿毒症及DIC等。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包括完整的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依据。

    1.病史 ①出血特征:一般情况下,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以血管、血小板异常的可能性大;而深部软组织血肿、关节出血等则提示可能与凝血因子异常有关。②基础疾病及诱因:有无肝病、肾病、免疫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等;有无服药史;是自发性出血抑或创伤所致。③家族史:追溯近亲1~2代所有成员是否有出血史。

    2.体格检查 应仔细检查皮肤、黏膜出血的类型(瘀点、瘀斑或紫癜),有无关节或深部血肿、毛细血管扩张,出血是否对称,有无贫血、黄疸、蜘蛛痣,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浆膜腔积液等。

    3.实验室检查 ①血小板计数:如低于正常应重复检查或结合手工计数。②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Ⅲ、Ⅶ),以及共同途径因子(Ⅰ、Ⅱ、Ⅴ、Ⅹ),PT延长还可见于华法林治疗和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肝素使用不影响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Ⅻ、Ⅺ、Ⅸ)和共同途径因子,APTT还可用于临床肝素治疗的监控;同时测PT和APTT可定位凝血功能缺陷的途径,PT正常、APTT延长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PT延长、APTT正常提示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凝血酶时间(TT),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FDP及D-二聚体均阳性,提示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同时有裂解,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如DIC)和溶栓治疗;FDP阳性、D-二聚体阴性见于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如肝病及重症DIC等。

    【手术风险评估】 不管择期手术还是急诊手术,手术前均需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对于有出血征象的患者尤为重要。在未明确出血病因,以及出血还未得到有效纠正前,不能急于手术,以免加重出血,甚至难以控制,威胁患者生命。

    【处理】 出血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尤为重要。只有明确病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泌尿科可能遇到的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