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考取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取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

    第二节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一、我国公务员的条件

    公务员的条件,是指报考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资格,即国家和主考机关规定的成为某职位上的公务员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国籍和政治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法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加国家管理、担任公职、享受荣誉称号等权利的公民。

    2.年龄条件。必须年满18周岁。

    3.法纪条件。必须遵纪守法,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道德条件。必须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5.身体条件。报考者要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文化与工作能力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其他条件。具有录用机关批准的其他条件,是指在上述所列6项基本条件以外,还根据拟任职位的要求,规定的一些特殊资格条件。

    二、我国公务员的义务

    公务员的义务就是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与国家的关系,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规定公务员义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务员能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准确行使职权,忠实履行国家义务,不滥用权力,它是国家公民义务的延伸。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义务的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义务,二是职业义务。

    (一)公务员的政治义务

    1.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公务员,应当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成为守法的模范和表率。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依法办事是公务员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机关有效运行的保证。公务员的各项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超出法律而自行其是。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公务员必须以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为己任。制定政策、执行公务都要把国家安危、荣辱、利益挂在心中,自觉维护和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并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二)公务员的职业义务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这是对机关及其公务员性质的要求,也是做好管理工作、杜绝官僚主义的重要方法和保证。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遵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既是公务员从事公务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公务员工作态度、责任心的根本标准,为了保证公务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2.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国家机关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职位都是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公务员职位都是根据工作的需要设置的,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因此要求每个职位上的公务员必须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3.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机密。公务员由于工作需要,接触较多的国家机密,所以国家秘密同公务员的工作秘密是无法决然分开的。国家秘密事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公务员必须保守国家秘密,未经领导或专门机关的同意和批准,不得对外透露国家尚未公布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重大事项,不得随便对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人员谈论尚未公开的工作内容,对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重要文件材料,要严格按规定保存和传递。

    4.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公务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公务,必须秉公办事,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公务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务员只有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贪污受贿才能做到公道正派。

    5.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公务员是公权力的执行者,应当在遵守社会公德中起表率作用。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各项组织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积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务员要崇尚科学,作“三个文明”的促进者。公务员要廉洁自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三、我国公务员的权利

    公务员的权利,是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国家公务的过程中,可以作出一定行为,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或可以禁止为一定行为的规范,其目的是为了使公务员更有效地行使职权,更好地执行国家公务。

    根据《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的权利从内容上基本可以概括为政治权利、经济保障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

    (一)公务员的政治权利

    1.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公务员可以向任何国家机关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是因为公务员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是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具体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者,他们对本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最了解,对于国家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比较清楚。批评、建议权是公务员的一项重要民主权利,对于激发公务员的创造性,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改进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公务员依法履行公务,其身份应受法律保障,以防受到打击报复,国家机关对公务员的处理,必须基于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的处理,公务员有权拒绝接受。这项权利一般被称为公务员的身份保障权,这项权利可以保证公务员职业的相对稳定,以保持国家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为防止其受到打击和报复,明确身份保障权,能促使公务员大胆负责、公正无私地履行职责。

    3.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公务员的申诉权利,是指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同时有权向同级党政组织、人事部门申诉,其中对纪律处分决定不服的也可以向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申诉。公务员的控告权利,是指公务员对于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利的行为有权向上级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提出控告。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权利,对于保障公务员的民主权利,纠正公务员处分工作中的失误和不当,防止对公务员的打击报复,保证公务员依法办事、尽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务员的经济、文化权利

    1.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工作条件

    这是保障公务员执行公务最基本的权利。这里的工作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权力,这种权力必须在履行职责时才享有,并经由法律规定或认可。二是指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客观条件和环境,公务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是公务员执行公务、履行职责所需的最基本权利。

    2.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的权利

    工资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的权利是指国家规定的,公务员享有的工资及各种津贴,在生育、养老、疾病、伤残、死亡时的保险,在生活困难、探亲、交通、休假等方面的福利等。这是对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的经济物质保障。公务员的工作在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公务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管理的效能。因此,为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吸收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必须保证公务员享有与其地位和作用相称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3.申请辞职权

    公务员依法辞职,是其选择职业权利的具体形式和实现途径。当公务员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不愿继续担任公务员职务时,国家应当允许其提出辞职,而且法律应当给予尊重和保障。公务员的辞职应当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提出正式申请,履行法定手续。允许公务员根据规定辞职,就可以使那些不想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和一部分不适合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合适的岗位或职业,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

    4.参加培训权

    公务员的培训包括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岗前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根据专项工作需要进行的专门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的培训等形式,把培训作为公务员的一项重要权利,不仅是国家机关对公务员的要求,也是公务员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机关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手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公务员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以保障公务得到有效执行。公务员在新形式下也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公务员的培训权利必须得到保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