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作文的批改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文的批改

    一、作文的批改

    (一)作文批改的意义和内容

    作文批改,是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细致的辅导,它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批改,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习作教学的经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也可以搜集材料,为作文讲评提供第一手材料。

    但是,在长期以来的习作教学中,学生多写多练和教师的批改负担重,经常发生矛盾。由于教师批改不及时或不得法,最后的结果常常是费时费力,收效不大。另外,大量的事实也说明,学生的作文往往不完全是教师批改好的,而是他们自己有浓厚的兴趣,勤学苦练出来的。因此,研究怎样提高批改效率,从事倍功半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是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作文批改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批改作文时必须注意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既要注意作文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健康,又要注意情感是否真实、结构安排是否合理、遣词造句是否恰当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

    批,是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及原因;改,是帮助学生改正作文中的缺点和错误。一般地说,属于思想认识、内容和结构上的问题应该批,属于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上的错误和毛病应当改。当然,批和改不能截然分开,改的地方可以批。批语有旁批和总批两种:旁批是就作文的某一方面具体给予启发,着重解决个别和局部的问题。例如:作文中某一部分的内容或表现方法有突出的优点;作文中有常犯而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毛病;段落间不衔接或内容上有重复;某些改动之处估计学生不易理解等。总批是对全文作出评价,着重解决全局和整体的问题。旁批要有启发性,总批要有针对性,旁批和总批需要结合起来,互相照应。批语要具体、简明、准确、实事求是、不走过场。

    批改作文的内容针对三个学段不同的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要求:

    (1)第一学段:注意词语运用是否恰当,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运用得是否恰当。

    (2)第二学段:写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是否注意了格式和应注意的问题;冒号、引号运用是否恰当;能否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能否自己修改自己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3)第三学段:简单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是否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是否注意了要求;是否能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批改不能一视同仁,应该注意不同学段不同的要求,对同一学段的不同学生也应注意他们各自的特点。教师在具体批改时,不能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恰当的做法是每次批改都要有重点。批改的重点应是每次作文的特定要求以及学生作文中的主要优缺点和问题,这就需要按照各学段读写训练的要求和习作教学计划来进行。

    (二)作文批改的原则

    1.尊重学生的劳动,恰当地表扬,慎重地批评

    这一点是基本原则。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同时要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批改时要一丝不苟,起示范作用。属于思想感情、写作态度和其他方面的重大问题,教师都要以科学的态度及时教育和引导学生,决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简单生硬地对待。对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缺点,又要看到优点;既要看到现有的水平,又要看到以后的发展。相对而言,后者更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做出恰当的评价,多一些正面引导。对于写得较差的作文,教师更应该认真对待,注意在缺点很多的情况下,抓住主要矛盾,有步骤地加以引导,如果发现它的长处,应该给予鼓励。那种只挑毛病,动不动就批评学生的态度是十分错误的。

    尊重学生的劳动,还表现在教师批改时要尽量保持学生的原文,不要大砍大改。可改可不改的地方要尽量少改和不改。即使改,也要尽量尊重学生意愿,不要用教师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如果教师把不合自己心意的地方统统改掉,那就不是帮助学生改作文,而是代替学生写作文,这样做会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信心。

    2.批改时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在制定标准时,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来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首先要求学生把话说清楚,文章意思明白,语句通顺,再要求写得生动有趣。这也就是先要求把话说“通”,再要求把话说“准”和“好”。另外,批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要有不同的重点:对较差的学生,可以多从语句上要求;对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从立意上提高。

    要使批改做到从实际出发,教师就要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如果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作文的基础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批改时就能抓住关键,教法得当,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的习作教学目的。

    3.批改要讲求实效,实事求是

    小学作文批改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的实际,不能千篇一律。传统教学经验对批改有过“多作多改”、“多批少改”、“只批不改”、“重点批改”等提法。这些提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批改的关键不在提法,而在做法。传统方法过多消耗教师的精力,教师就是做到了,也是低效费时的。因此作文批改要强调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批得准确,改得恰当,富有启发性。所谓富有启发性,就是批改能够启迪智慧,开拓思路,调动写作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自己的缺点,找到改正缺点的方法,以不断得到提高。至于批改多少,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从学生具体的情况出发,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万不可采用“固定框框”来限制他们。

    (三)作文批改的符号

    学会自我批改是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在现行教材中,也找不到关于学生作文批改能力的专项训练点,学生从课本上找不到批改的方法。而批改的方法与格式,广大教师也是各有千秋。习作教学要统一作文批改的符号,让师生真正重视并规范作文批改行为。作文评点报上使用的作文批改符号值得推广,现摘录并说明如下:

    1.删除号

    img17

    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

    img18

    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

    img19

    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

    img20

    改正号用于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

    img21

    增添号用于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

    img22

    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

    文字文字

    img23

    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

    img24

    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

    img25

    起段号用于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

    img26

    并段号用于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

    img27

    缩位号用于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

    前移号用于文字前移或顶格。

    以上批改符号不应只教师会用,学生也要会用。

    (四)作文批改的方法

    1.重点批改

    批改时,先依据本次作文要求,通览学生作文,进行略改(只对一些词句、标点符号、格式做上记号),了解并掌握全部情况。然后根据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选出各类有代表性的作文作为本次批改的重点,确定它们的等次,记上学生的成绩。此外,教师应从学生作文实际中概括出本次作文的主要倾向,作为全班学生学习、借鉴的材料,使没有得到重点批改的同学也能从中比较出自己的优缺点,得到启发。这种“重点批改”的好处是:教师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减少“无效劳动”,学生也能够明确自己写作中的主要问题。

    2.全班集体批改

    这种批改,也叫典型批改。在作文课上将挑出的一篇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它显示出来,让学生共同讨论哪儿该改,该怎样改,哪儿好,哪里值得学习。最后,教师归纳学生意见,示范评改。学生运用获得的经验再去修改。但要注意,所选的习作一般是问题较多的或较集中的作文,也可以选择较好的或进步较大的作文。这样的全班集体批改,学生的参与比较积极,收获也较为明显,我们教师可以较多地采用这种教学手段。

    3.学生自改或互改

    批改作文的工作主要应由教师来做。但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修改文章能力,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自己批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给学生的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指导学生会修改作文。只会写作,不会修改,作文能力结构是不完善的。学生自改或互改,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评改要求,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错改和漏改的地方,教师要加以订正。具体做法:可以先由学生自己修改或互相修改,然后由教师复评,复改,评定成绩;也可以先由教师用符号进行批改,再由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符号进行修改,最后由教师复查,评定成绩。根据许多小学教师的实践,证明符号批改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方法,既可以节省教师的批改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得到较快的提高。在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一篇作文进行反复修改,使他们感受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并且在修改中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4.当面批改

    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应该采用当面批改的方法。当面批改可以使师生面对面互相讨论,思想见面,情况清楚,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更好地给予学生指点,学生也能更快更直接地受到启发。在当面批改时,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找出毛病,和教师共同讨论,不要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单个学生面改,进行个别指导,无疑效果会比较好。但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选同一类型作文的学生,多几个人一起来分析一篇作文,指出共同性的问题,分析一篇,解决一批,效率显著。对于作文“困难生”,更要一边启发、一边引导,改完以后让他读一读,并适当加以鼓励。

    以上几种作文批改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使用。一次作文,可以是教师改与学生改相结合,或者是书面改与口头改相结合,也可以是全部改和部分改相结合,或者是详改和略改相结合。总之,“教无定法”,改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批改只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怎样做得有效就怎样批改。

    此外,每次作文批改后,要布置批改作业,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批改来改正自己本次作文中某一方面的错误和毛病,并进行及时的检查。要经常教育学生重视和领会批改意见,要纠正只看等次,不看批改的现象。教师批改作文,要记好批改笔记,建立学生作文档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情况择要记载,把它作为讲评的依据。这不仅能加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而且有助于摸索习作教学的规律,促进习作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