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鸡胚的接种与收获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鸡胚的接种与收获

鸡胚的接种与收获_病毒生物实验

    实验一 鸡胚的接种与收获

    一、实验目的

    了解鸡胚的发育过程以及基本构造;掌握鸡胚尿囊腔接种病毒以及收获病毒的方法,获得大量的流感病毒及抗原。

    二、实验原理

    鸡胚是正在发育中的机体,是有生命的实验动物,许多人类病毒和动物病毒、立克次氏体等均可以在鸡胚的相关部位繁殖。鸡胚可用作病毒的分离、制备抗原和疫苗,以及中和实验。

    在本实验中,将流感病毒接种于鸡胚尿囊腔后,病毒就在尿囊的内胚层细胞繁殖,将繁殖的病毒颗粒释放至尿囊液中,从而使尿囊腔中含有大量病毒,通过收获尿囊液,可以得到较大量的流感病毒。

    三、实验材料及器械

    (1)9~11日龄鸡胚。

    (2)甲型流感病毒(H1N1)。

    (3)照蛋器、孵卵架、孵育箱、1ml注射器、5号针头、三角锉刀、无菌镊子、眼科剪刀、毛细吸管。

    (4)2.5%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透明胶纸(或固体石蜡)。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尿囊腔接种

    取孵育9~11日龄的鸡胚,在照蛋器上照视并用铅笔画出气室以及胚胎的位置(图1-1),在距气室底边0.5cm处的卵壳上标明开孔记号。以碘酒、酒精消毒开孔处,然后开一小孔,再用酒精消毒。

    img1

    

    图1-1 9~11日龄鸡胚结构示意图

    注意事项:

    此步应只钻破卵壳而不损坏壳膜。

    注射针头由小孔刺入0.5~1cm,注射器向钝头方向倾斜约45°,注入0.1~0.2ml病毒液(图1-2),用透明胶纸封口(或将固体石蜡融化后封口)。置33~35℃孵育48~72h。自接种日起每日检视一次。

    img2

    

    图1-2 尿囊腔接种示意图

    注意事项:

    24h内死亡的多为非特异性因素所致,应及时剔除。

    2.解剖及收获

    流感病毒一般在接种48h后就可收获。收获前将鸡胚于4℃冰箱过夜或-20℃1h,将鸡胚冻死,使血球凝固,以免收获时红血球流出,影响收获的病毒滴度。

    经冰冻的鸡胚用碘酒、酒精消毒,用无菌镊子轻轻揭去气室部位卵壳,撕去壳膜,然后用无菌毛细管通过绒毛尿囊膜进入尿囊腔吸出尿囊液。收取的尿囊液可置无菌小瓶内4℃保存,或于-20℃保存待用。

    五、方法评注

    1.背景材料

    病毒疫苗以及病毒研究是以培养、收获足够量的病毒为基础。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必须在细胞内进行。目前培养病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病毒的细胞培养得到病毒,另一种是采用病毒感染动物(包括鸡胚)获得病毒。鸡胚是正在发育的活体,其组织分化程度低,细胞代谢旺盛,适于许多动物以及人类病毒的生长增殖。

    鸡胚用于病毒培养具有来源充足,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易感病毒谱较广以及对接种的病毒不产生抗体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可能含有某些家禽病毒的母源抗体,甚至还可能带有鸡白痢沙门氏菌、支原体、鸡白血病病毒、鸡贫血病毒等病原,可以通过采用无特定病原体(Specefic pathogen Free,SPF)级别的鸡胚来避免。

    2.其他几种鸡胚接种方法

    (1)卵黄囊内注射法

    取6~8日龄鸡胚,从气室顶侧接种(针头插入3~3.5cm)(由于胚胎及卵黄囊位置已定,也可从侧面钻孔接种,侧面接种不易伤及鸡胚,但针头拔出后部分接种液有时会外溢,需用酒精棉球擦去),将针头插入卵黄囊接种0.1~0.2ml病毒液。其余步骤同尿囊腔内注射(图1-3)。

    img3

    

    图1-3 卵黄囊接种法

    (2)绒毛尿囊膜接种(人工气室法与直接接种法)

    ①人工气室法

    取10~11日龄鸡胚,先在照蛋器下画出气室位置,并选择绒毛尿囊膜区作一“记号” 。将胚蛋横卧于蛋座上,绒毛尿囊膜区“记号”朝上。用碘酒消毒记号处以及气室中心部,在气室中心部钻小孔。然后用锥子轻轻锥击记号处蛋壳,约0.5mm深,使其卵壳穿孔而壳膜不破。用洗耳球吸去气室内空气,随即因上面小孔进入空气而绒毛尿囊膜陷下形成一个人工气室,天然气室消失(图1-4)。自上面小孔直刺破卵膜进入人工气室3~5mm (接种时针头与卵壳成直角),注入0.1~0.2ml病毒于绒毛尿囊膜上。接种完毕用熔化的石蜡或者透明胶纸封闭两孔,人工气室向上,横卧于孵化箱中,逐日观察。

    img4

    

    图1-4 鸡胚绒毛尿囊膜人工气室接种

    ②直接接种法

    将鸡胚直立于蛋座上,气室向上,在气室区中央消毒打孔,接种时针头先刺入卵壳约0.5cm,将病毒滴在气室内的壳膜上(0.1~0.2ml),再继续刺入1.0~1.5cm (刺破壳膜),拔出针头使病毒液慢慢渗透到气室下面的绒毛尿囊膜上,然后用石蜡封孔,放入孵化箱培养。

    本方法的原理为:壳膜被刺破后不能再闭合,而绒毛尿囊膜有弹性,当针头拔出后被刺破的小孔立即又闭合。

    (3)羊膜腔内接种(开窗法与盲刺法)

    ①开窗法

    取10~11日龄鸡胚,直立于蛋座上,气室向上,在气室处去蛋壳使之开一个小窗,从窗口用小镊子剥开蛋膜,一只手用平头镊子夹住羊膜腔并向上提,另一只手注射0.05~0.1ml病毒液至羊膜腔内,然后用石蜡或者透明胶纸封闭人工窗,将蛋放入33~35℃孵育孵化箱中直立孵化。

    此法可靠,但胚胎易受伤而死,而且易污染。

    ②盲刺法

    将鸡胚直立于蛋座上,将蛋转动使胚胎面向实验者。在气室顶部到边缘的一半处打一孔,用40mm长的针头垂直插入,约深30mm以上。如已刺入羊膜腔,能使针头拨动胚胎,即可注入病毒液0.1~0.2ml,如针头左右移动时胚胎随着移动,说明针头已刺入胚胎,这时应将针头稍稍提起后再注射。拔出针头后用石蜡或者透明胶纸封闭小孔。置孵化箱中培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