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东南亚各国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的民主制度西化失败后,进入了大国争霸,小国受压,国际动荡的60年代的后期。作为东南亚邻国的中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国与苏联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使得东南亚国家感到困惑忧虑;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争霸的加剧,更使得东南亚各国深感惶恐不安。

    东南亚中小国家,为求得在超级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必须尽快解决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和争端,加速地区合作的步伐。1961年7月,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曼谷成立了“东南亚联盟”,这就是“东盟”的前身。1967年8月8日,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五国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宣告“东盟”正式成立。《曼谷宣言》的开头就指出,在内部,东南亚各国必须建立真诚的合作才是出路:“意识到在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培育因历史和文化联系结合在一起的地区国家之间的真诚理解、友好和睦和意味深长的合作是实现令人珍爱和平、自由、社会公正和经济繁荣理想的最佳途径。”对外部,反侵略促和平,美国军队在印度支那不会永久化。《曼谷宣言》针对霸权主义指出:所有外国基地都是暂时的,其保留仅只是为了表示相关国家的存在,不得将它直接或间接地故意用于颠覆该地区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自由,或破坏其国家发展的有序过程。

    进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后,东南亚国家联盟依据亚洲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在政治与安全方面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加强合作的文件:1971年11月27日,在吉隆坡发表了《和平、自由与中立地区宣言》,重申决心确保东南亚国家稳定和安全不受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主张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放弃威胁或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权利平等、自主和不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1976年2月24日,在巴厘登巴萨发布了《东盟和睦宣言》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两个重要文件,阐释东盟意识到当前各国人民渴望团结合作,促进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和谐。到1999年,文莱、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相继加入东盟,形成了一个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亿的十国集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