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工业企业的营业利润怎么算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业企业的营业利润怎么算

    第六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

    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各种费用相抵后形成本期的最终财务成果。财务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利润和亏损两种。财务成果是企业经济活动效率与效益的综合表现,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尺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现的税前利润总额,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配。因此,确定企业的净利润和对净利润进行分配,就是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成果的计算

    为了正确计算一个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净利润(或亏损),应根据配比原则,将企业在该会计期间内所获得的收入与所花费的费用加以配合抵消。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按下列程序和方法计算。

    (一)计算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从事各种经营业务所实现的毛利润扣除期间费用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的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的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计算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也称税前会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计算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本期利润总额扣除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后的利润总额,也称作税后会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利润实现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为了反映和监督财务成果的形成情况,以及财务成果各个组成内容的发生情况,应设置和运用下列账户。

    1.“本年利润”账户

    “本年利润”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在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的账户。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其贷方登记由有关支出账户转入的企业取得的各项收入数额,借方登记由有关支出账户转入的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的数额。收入和支出相抵后,本账户若有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实现的净利润额;若有借方余额,表示本期发生的净亏损额。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额或净亏损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账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img77

    2.“营业外收入”账户

    “营业外收入”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中收入性质的账户,其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本期营业外收入数额;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3.“营业外支出”账户

    “营业外支出”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的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中支出性质的账户,其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本期营业外支出数额;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4.“所得税费用”账户

    “所得税费用”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中支出性质的账户,其借方登记企业本期发生的所得税;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本期所得税数额;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利润实现的核算,可用图4-4表示。

    img78

    

    图4-4 利润实现的核算

    (二)账务处理

    1.取得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罚没利得和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收入是利润总额的增加项目,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应按实际发生额登记入账。

    [例4-29]3月28日,万通公司对违纪职工决定罚款1390元,款项于当日送存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表明企业发生了一项营业外收入。因此,这项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收入两个要素发生变化:一方面使企业的资产增加了139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增加了1390元。这项业务涉及“银行存款”和“营业外收入”两个账户。银行存款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营业外收入的增加是收入的增加,应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img79

    2.发生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和非常损失等。营业外支出是利润总额的抵减项目,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应按实际发生额登记入账。

    [例4-30]3月30日,经研究决定对贫困地区某小学捐赠文教费1000元。款项已从银行转账付讫。

    这项经济业务表明企业发生了一项营业外支出。因此,这项业务引起费用和资产两个要素发生变化:一方面使营业外支出增加了10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了1000元。这项经济业务涉及“营业外支出”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营业外支出的增加是费用的增加,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img80

    3.计算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是按照税法规定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缴纳的税金,它属于企业的一项费用支出。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税法规定作相应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

    [例4-31]3月31日按规定税率33%计算公司本月应缴纳的所得税为84612元。

    万通公司3月份实现利润计算如下:

    营业利润=720000-448200-1190-5400-8200-1000=256010(元)

    利润总额=256010+1390-1000=256400(元)

    应缴纳所得税额=256400×33%=84612(元)

    这项经济业务表明企业发生了所得税费用,形成了应交税费。因此,这项经济业务引起费用和负债两个要素同时增加:一方面使所得税费用增加了84612元,另一方面使应交税费增加了84612元。这项业务涉及“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两个账户。所得税的增加是费用的增加,应记入“所得税费用”账户的借方;应交税费的增加是负债的增加,应记入“应交税费”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4.结转本年利润

    通过上述日常核算,已将企业本期发生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全部记入各有关的损益类账户。期末,应将各个损益类账户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在“本年利润”账户中,全部收入和全部费用相抵可结出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亏损)。

    [例4-32]3月31日将本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720000元、营业外收入139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这项业务引起收入和所有者权益两个要素发生变化,涉及“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本年利润”三个账户,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img82

    [例4-33]3月31日将本月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448200元,销售费用5400元,管理费用8200元,财务费用1000元,营业外支出1000元,所得税费用84612元,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1190元,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这项转账业务表明企业将本月发生的各项支出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因此,这项业务引起费用和所有者权益两个要素发生变化,涉及“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和“本年利润”等账户,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通过结转,将本月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都汇集在“本年利润”账户,即可计算确定企业本月实现的净利润。

    净利润=721390-549602=171788(元)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企业在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税后利润),应按照有关协议、规定或决议进行分配。利润分配的去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留给企业用于扩大经营规模,或以丰补歉,或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等;二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作为所有者投资的报酬。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以及盈余公积的提取和应付利润的结算情况,应设置和运用下列账户:

    1.“利润分配”账户

    “利润分配”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的利润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后利润的结存余额的账户。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已分配的利润数额,贷方登记年终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本年净利润(如为亏损,则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年终结账后,该账户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计未分配的利润,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未弥补的亏损。该账户按利润分配的去向和反映历年分配后结存金额的需要,一般应设置“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等明细账户。

    2.“盈余公积”账户

    “盈余公积”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的账户。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其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借方登记盈余公积的支用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盈余公积的结余数额。

    3.“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账户

    “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其贷方登记计算出的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方登记已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二)账务处理

    1.提取盈余公积

    为了增加企业自我发展的实力和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企业应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

    [例4-34]万通公司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17178.80元(171788×10%)。

    这项经济业务表明企业将净利润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盈余公积。因此,这项业务引起所有者权益要素中两个不同项目一增一减的变化:一方面使利润分配数增加(即利润减少)了17178.80元,另一方面使盈余公积增加了17178.80元。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利润分配”和“盈余公积”两个账户。利润分配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应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盈余公积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入“盈余公积”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img84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在提取盈余公积后,应按投资协议、合同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企业根据利润分配方案,计算出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时,一方面应作为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登记入账,另一方面,由于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尚未支付,应作为一项负债登记入账。

    [例4-35]万通公司经批准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表明企业将一部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但尚未支付。因此,这项业务引起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个要素发生变化:一方面使利润分配数增加(即利润减少)了30000元,另一方面使应付利润增加了30000元。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利润分配”和“应付利润”两个账户。利润分配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应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应付利润的增加是负债的增加,应记入“应付利润”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img8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