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黄芪建中颗粒没有饴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黄芪建中颗粒没有饴糖

    

    (附:小建中合剂、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

    【组成及用法】 桂枝(3两)、生姜(3两)各9g,炙甘草(2两)6g,大枣(12枚)4枚,芍药(6两)18g,饴糖(1升)30g(烊化服),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

    【主治】 虚劳里急,心动悸。

    【临床应用】 本方是一个温和的强壮剂。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阴阳、气血不调,中焦虚寒,肝脾不和的腹中时痛,喜温喜按,面色苍白,以及虚劳心悸,苔白舌淡,脉沉弱或弦细。可用于溃疡病和某些日久不愈的神经衰弱患者。《中国药典》中有小建中合剂,即是本方的新制剂。本方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治诸虚不足,自汗、短气困倦,气精两伤者。可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如溃疡病的胃脘疼痛,不能食,面色苍白,若烧心吐酸,加乌贝散,痛甚者加川楝子、丹参、元胡等。其他如慢性肝炎、慢性腹膜炎、神经衰弱,以及寒性脓疡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而有虚寒表现者,亦可加减应用。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即小建中汤加当归,功能补气血,缓急止痛,治产后虚羸,腹中疼痛。

    【附方】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蜀椒(炒,2合)3g,干姜(4两)12g,人参(2两)6g,饴糖(1升)30g,水煎,去渣,纳入饴糖溶化服。功能温中补虚,降逆止痛。治胸腹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手不可按,苔白腻,脉弦迟或沉弱者。可用于肠胃痉挛、肠蛔虫症等,腹剧痛、呕吐,而辨证属于阴寒内盛者。

    附子粳米汤(《金匮要略》) 附子(1枚)、半夏(半升)各6g,甘草(1两)3g,大枣(10枚)3枚,粳米(半升)15g,水煎服。功能温中散寒,降逆止痛。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等。可用于某些恣食生冷瓜果造成的腹痛腹鸣,呕吐等急性胃肠炎,辨证属于阴寒内盛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