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张良的故事_生平事迹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张良的故事_生平事迹

    张良的故事_生平事迹

    张 良

    张良,字子良,西汉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

    公元前218年的春天,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四处巡视。有一天,到了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车队正在缓缓前进,突然哗啦啦一声响,飞来个大铁锥,把秦始皇座后面的副车打得粉碎。全部车队一下子都停下来,武士们到处搜查,刺客已经逃走。这还了得,居然有人敢行刺威震四野的始皇帝!秦始皇可真发火了,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国进行大搜捕,一定要抓到刺客。足足忙乎了一个月,也没有查到,只好算了。

    这个行刺的人名叫张良。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灭的时候,张良还小,但他誓志替韩国报仇,于是变卖了家产,离开了老家,到处结交英雄好汉。后来他交上一个朋友,是个大力士。那大力士使的大铁锥,足足有120斤重。两人商量好,准备在秦始皇外出时刺杀他。这次,他们事先就在秦始皇要过的路上一片树林里埋伏起来,一等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大力士就把铁锥砸过去,哪知这一椎砸得不准,砸到副车上了。

    张良失败以后,隐姓埋名,一直逃到下邳,总算躲过秦始皇的搜捕。这一天,张良没事,便到一座桥上游玩,在桥上,他看到了一位白胡子老头。这位老汉,身着杏黄色道袍,头顶高挽着牛心头髻,面白目炯,长着飘飘然三缕白须,胸前鼓鼓囊囊,不知装的什么东西。()这位老者来到下邳已经好多天了,谁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张良见过好多次了,也没在意,今天也是这样。

    老汉坐在桥头,脚上挂着破云鞋,跷着二郎腿,脚尖一晃一晃的,很是悠闲,张良还是像往常一样向前走着,可是当张良经过老汉身边时,不早不晚,老汉的鞋子便掉到了桥下,接着,张良便听到了吆喝声:“小伙子,把鞋给我捡上来!”

    张良是学礼之人,深懂尊老爱幼之理。于是,不加思索地便走下桥头,拾起鞋子,上来双手捧给老汉,这时,老汉连看也没看,说:“给我穿上!”完全是命令的口吻。

    张良也不争辩,恭恭敬敬地替老汉穿上了。

    老汉微笑着点一点头说:“你这小子很有出息,我愿意为你指点迷津。”

    张良听老汉肯收自己做学生了,也不管地上脏不脏,慌忙跪下,边拜边说:“我在这里拜见师傅了!”

    老汉说:“既然你愿意拜我为师,那么就在5天后,到桥上来见我吧!”

    第五天早上,鸡还没叫张良就赶紧起来,满心希望老汉能传授自己本领,可到了桥头一看,老汉早已坐在那里,看脸色是等不耐烦了。老汉看张良呆立在那里,便生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你跟我约好,就该早点来,怎么可以让师傅等学生呢?!”张良一听,连忙跪倒。

    老汉说:“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纠正。去吧,再过5天,早点儿来等我。”说完,老汉便走了。

    张良懊丧地回到家里,什么也干不下去,心里老是在想这事。一晃又过了5天,这天才过半夜,鸡才叫第一遍就赶紧下炕,跑向大桥,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站在桥头时,他的希望又破灭了。他看到老汉坐在桥头,紧蹙眉头,似有不悦。

    “你怎么又来晚了!?”

    张良看老师一瞪眼,更觉内疚:老人这么大把年纪了,尚能如此勤快,何况我一后生小子。我太不应该了。于是,垂下双手,两踵并立,恭敬地等待老人的教诲。

    老者见张良面带恭和之色,心想:此子可教也。于是说:“如果你愿意,过5天你再来吧!”

    这5天,张良如坐针毡,生怕自己记错了时间,又老是觉得时间过得慢。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睡着了便梦见自己又晚了,老汉不见了。好不容易到了第五天的晚上,这天晚上,张良和衣而卧,还不到半夜;就急忙起身下炕跑向桥头,来到桥头,张良四下张望,生怕自己又来晚了,等到他确认是自己先来时,才松了一口气,整理一下衣裳,拍拍身上的灰尘,垂手而立,面向老者来的方向望着。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看见老者从远处慢慢腾腾地走来。张良远望师傅来了,迎上前去拜倒说:“师傅您早!”

    这次老者才露出了笑脸。从怀里摸出一部书,交给张良,“把这部书好好读一下,将来必定有用。”

    张良接过书,施礼说:“师傅传我古书,请问师傅尊姓大名?”

    “谷城山下黄石公便是我。”说完,一转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了。张良手捧古书,向老师走的方向拜了又拜,心里说:“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回到家里,张良小心地打开古书,原来是一部失传很久的《太公兵法》,不由大喜。自此潜心钻研,历时5年,才尽得其妙。之后,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被刘邦封为留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