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及成因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及成因

    

    绿色壁垒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节约能源等为由的限制或阻碍国际贸易的技术性措施。绿色壁垒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其内容可以从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包装材料、销售方式、消费方式甚至商品废弃后的处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加以限制。

    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开始盛行其原因如下:

    (一)国际社会保护环境的要求

    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要求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主持下,1985年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签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物利尔协议书》,1990年又签订了《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参加上述公约和议定书的国家和地区达到90多个,缔约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5%,所涉及的商品贸易额约占这些商品贸易额的95%。目前,已签署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和协议达20多个,其中一半含有贸易条款。如1973年签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92年制定的《生物多样化公约》;1992年5月。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0年1月28号通过的《卡特赫纳生物安全协定书》。

    (二)消费观念的更新

    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的新的价值观念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环境和安全要求,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要求政府制定规章制度,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实施“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人们对产品的绿色要求从生产到服务,并对整个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提出了绿色要求。

    (三)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经过关贸总协定多轮贸易谈判后,关税普遍下降,非关税措施受到了抑制和规范。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成员有意加强动植物卫生检疫方面的措施来保护本国市场。

    (四)应对“恐怖”事件

    “9·11”事件后,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公众健康安全与生物恐怖主义预防应付法》,为食品和生物反恐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指导原则。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为执行该法,于2003年颁布了《行政性扣留可疑食品法》、《食品企业注册法规》、《记录的建立和保护法》和《进口食品的预先通报制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