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发展之路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发展之路

“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发展之路_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创新观念决定创新行动。一开始中联的定位就是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科技产业化”是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产生经济效益;“产业科技化”则是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的工业产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最终达到全行业的科技化、集约化发展。“科技产业化”囿于科研院所或某项科技成果本身,而“产业科技化”注重引领和推进全行业科技进步。既要做行业中科技产业开发的龙头,又要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近年来公司平均每三天就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平均每四天就诞生一项专利。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认为,企业靠自主创新,使自己发展速度更快,而且企业的发展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又提升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已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最高时达到7%,而50%以上的销售额又来自开发的新产品,真正体现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动。企业逐步完成了4大工业园区、7大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和湖南省工业化标志性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联现拥有“中联”、“浦沅”、“中标”、“湖机”等著名品牌,生产十三大系列、350多个品种规格的主导产品,不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许多都是“国内首创”、“替代进口”、“国内领先”甚至“世界领先”的新成果。目前中联重科公司已经开发出168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去年创利税12亿多元,位居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位。目前,这家企业的科技人员超过员工总数的20%,多达2000多人,每年投入2亿元至3亿元研发经费。在混凝土机械和汽车起重机等方面,每年研发新产品均超过50%。“以前产品毛利率20%左右,现在靠科技创新,净利润可达20%。”中联重科充分利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进行行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为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中联重科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实行“薪随岗走,定岗定薪”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体系为标准的分配体制,鼓励科研人员冲击前瞻性、高难度的研发课题,科研与生产、市场实现无缝链接。并建立了课题公开招标、绩效与市场对接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使每一个课题组都成为新技术的孵化器。中联重科的科研项目,实行内部招标制。先张榜,再选将,揭标要进行严格考核和答辩。不论职务、职称,只看有没有创意。从2004年开始,他们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企业增值部分的35%,以股份形式奖励相关贡献者。这种将科技人员收入与市场挂钩的方式,大大增强了科研创新动力这样的机制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原动力。目前,该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40%以上,通过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运作,自主创新的中联重科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企业科研后劲极大增强。近年来,中联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45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94项次,获国家专利163项,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16项。先后与国内近千家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科技成果转让项目达400余项次,在全国建机行业的技术覆盖率超过75%。成为国内产品型谱最完备的混凝土设备制造商,打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贴近市场搞创新,做出来的产品就有竞争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混凝土输送泵95%是国外产品。当时国外只有18万元成本的设备,在国内最高能卖到180万元。1992年公司成立之初,首先瞄准了被国外产品占领了80%市场份额的混凝土机械,决定对已有的科研成果HBT40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改进开发。随着该产品的研制成功,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能量以中联公司为平台得以充分释放,使之迅速成为国内唯一全系列混凝土泵制造商。中联的成长,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前行。1992年前,国内不能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泵送机械产品,现在,国产品牌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已销往海外市场,与国际知名品牌一较高下。公司也因此逐步走上了科技产业化的道路。有些设备还开始大量出口。

    目前,中联重科塔式起重机、环卫机械、锯条锯床等3个产品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位,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2个产品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位,是行业内唯一被入选为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确定的103家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之一。15年保持销售收入和利润年平均增长率60%。公司还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500强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及“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创新奖”、“全国技术市场金奖”、“全国用户满意金奖”。

    2006年,中联重科共完成科研项目245个,同比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同比增长近52%;实现利润总额近5亿元,同比增长近58%。“中联”牌混凝土泵车系列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名牌产品;“中联”牌混凝土泵系列被2006年度国家免检产品;“中联”品牌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2007年5月初,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权威杂志《建筑机械》评出了2006年度“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联重科以销售额10.88亿美元名列第二十四位,国有资产迄今累计增值了200多倍。前不久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上,中联重科生产的混凝土输送泵被西班牙同行誉为“混凝土输送设备中的法拉利”。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大幅提高,发明专利增长350%。2006年主持制修订了7项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得了2007年度5项标准起草权。科技部称:科研院所改革的成功样板,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典范;媒体称:科技孵出来的“金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神话。

    “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为科技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为促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新路子。被国家科技部两任部长朱丽兰、徐冠华评价为:科研院所改革的成功样板,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典范,为传统产业领域院所和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成功经验和深刻启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