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英祖的后宫淑嫔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英祖的后宫淑嫔

英祖生母淑嫔崔氏的上谥封园与《〈淑嫔〉上谥封园都监仪轨》的编纂_朝鲜王朝仪轨

    英祖为肃宗继妃,即慈圣——仁元王后金氏已经加封了八次尊号,倾尽了全部的诚孝。不过,对于自己真正的生母——淑嫔崔氏(1670—1718),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开展尊崇活动。崔氏为崔孝元之女,7岁入宫,虽出身于卑微的侍女,但得到了肃宗的宠爱,从而生下了英祖。不过,崔氏还没有看到儿子当上国王就去世了。崔氏的神主供奉在毓祥庙,墓地也称为昭宁墓。换言之,崔氏虽是国王的生母,但却没有得到嫔宫的待遇。

    英祖当上国王后,立刻在昌德宫北边为崔氏建造了称为苍松轩的小祠堂。不过,英祖为没能给生母嫔宫的礼遇而感到心痛。到了英祖29年(1753),已经60岁的英祖这才开始展开对生母的崇慕活动。

    英祖29年(1753)6月25日,英祖第一次给生母追赐谥号“和敬”,并提出要将毓祥庙改为毓祥宫[1],将昭宁墓改为昭宁园[2]。次日,英祖前往毓祥宫,举行告由祭[3],修改了生母的神主。之后,就在这天,大臣们为没给英祖生母及时请奏追尊而自责,甚至还表示要为此而摘下官帽。见大臣们在等待自己下令,英祖这才消了怒气。

    就这样,英祖生母的追崇活动在英祖的主导下完成。6月28日,英祖设置封园都监,将“墓”改为“园”,并任命右议政金尚鲁为封园都监的都提调,命礼曹判书李益炡等主管此事。昭宁园的丁字阁、典祀厅、石像、碑石等的改造作业自此开始进行。英祖命令丁字阁的阶梯不能超过3层,并声称青龙与白虎之间民间百姓的古冢不要撤去。关于其费用,英祖下令赈厅支付粮米1200石。英祖还嘱咐说募军与工匠们也都是百姓,绝对不可鞭打,而是要予以安抚、眷顾。

    7月27日,昭宁园的改造工程快要全部结束时,英祖声称设立封园都监之前,原本应该先设立负责奏请谥号的上谥都监。由此,英祖将二者合在一起,改称为上谥封园都监,任命金尚鲁为都提调。上完谥号之后,英祖命令制作并献上竹册与银印[4],竹册文命大提学赵观彬撰写。不过,赵观彬以淑嫔崔氏不是延续王统的嫔御为由,而拒绝撰写竹册文。英祖一怒之下,将其定刑发配,还亲自过问了此事。之后,英祖命左议政李天辅来撰写了竹册文。

    经历了如此的迂回曲折之后,一切准备就绪。8月6日,英祖前往毓祥宫,举行祭祀,将载有谥号的竹册文与银印献上。

    上谥封园结束后的8月6日,英祖为撰写银印的朴文秀和撰写竹册文的李天辅施恩赏赐了熟马等。9月4日,英祖驾临宗庙,奉上谥号,并举行仪式,告知昭宁园的改造一事。

    事情结束后,自然是该编纂仪轨了。上谥封园都监编纂了由2册构成的《〈淑嫔〉上谥封园都监仪轨》。[5]该仪轨共制作了5件,现有2件尚存。仪轨中收录了有关竹册、银印等的彩色图说。

     注释

    [1]毓祥宫位于今天的青瓦台西侧警卫室的旁边。1908年,汉城(今首尔)的各个后宫祠堂全部拆毁,所以,宣祖的后宫仁嫔金氏(仁祖的祖母)、肃宗的后宫张禧嫔(景宗的生母)、英祖的后宫靖嫔李氏(真宗的生母)、英祖的后宫暎嫔李氏(思悼世子的生母)及正祖的后宫绥嫔朴氏(纯祖的生母)的神主被供奉进来。后来,1935年,高宗的后宫严贵妃(英王的生母)的牌位也被追加供奉进来,进行合祀。自此,这里便被称为七宫。

    [2]昭宁园位于今天的坡州市广滩面灵场里。

    [3]译注:“告由祭”是指在举行重要活动之时或之后,将其缘由告知祖先和神灵的祭祀。

    [4]银印是规制在玉宝与玉印之后的图章。国王、王妃的图章称为玉宝或金宝,世子、世子嫔的图章称为玉印,给后宫淑嫔所献上的为低一规制的银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